廈門公鐵大橋施工棧橋連接杏林堤頭和高崎
記者 鄭友賢 文/圖
昨日,記者了解到,,福廈鐵路廈門段已經(jīng)進入全面施工階段,。而隨著龍廈鐵路的動工和廈深鐵路即將
動工,,廈門將結(jié)束受制于鷹廈單線近半個世紀的“盲腸尾”歷史,,撐開一把由4條干線組成的鐵路網(wǎng)“輻射傘”。
鐵路公路橋同平臺同時建
福廈鐵路廈門境內(nèi)的主要工程有同安西溪大橋,、劉塘隧道,、后溪特大橋、廈門公鐵大橋,、廈門西客站等,。昨日上午,記者來到福廈鐵路廈門公鐵大橋施工工地,,這里的場面波瀾壯闊,,十多米寬的施工棧橋就像一條巨龍橫臥在海面上,一眼望不到盡頭,,棧橋一側(cè)聳立著一排排紅色,、高大的塔吊、鉆孔機等施工機器,現(xiàn)場作業(yè)機器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到處可見工人們忙碌的身影,。
廈門公鐵大橋是福廈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由鐵路橋和公路橋組成,,位于廈門西海域北部,,北起杏林堤頭,南至高崎,,全長8.53公里,,其中跨海大橋長7.48公里,將是廈門最長的跨海橋梁,。施工人員告訴記者,,鐵路橋與公路橋是同時進行建設的。記者了解到,,公鐵合建比單獨修建兩橋可節(jié)約工程投資及海域資源,。
橋墩“洗淋浴”全線推廣
而站在位于集美侖上村的后溪特大橋工地現(xiàn)場,伴隨著機器轟鳴聲,,工人們正干得熱火朝天,,放眼望去,只見數(shù)十根巨型橋墩已拔地而起,,一直綿延到遠處的山腳下,。后溪特大橋是全省第一批開工的7個控制性工程中的一個,全長2公里多,,在集美跨越孫坂路和后溪河,,現(xiàn)在已全面投入建設。從2005年10月份動工以來,,已經(jīng)開始了橋墩的施工,,在2公里范圍內(nèi)的樁基施工也已全線展開,目前已經(jīng)完成總工程量的30%,,施工單位說,,預計今年4月這座特大橋就可以完成橋墩的施工。
在中亞城特大橋群建設工地可以看到有趣的一幕,,一些剛卸掉模板的橋墩上,,不斷流下均勻的細水,形成一道道水幕,,把橋墩“裹”在里面,。施工單位中鐵四局集團福廈鐵路Ⅳ標經(jīng)理部黨委書記李克智告訴記者,這是自行設計的一套“噴淋式養(yǎng)護系統(tǒng)”,,經(jīng)噴淋包裹養(yǎng)護后,,橋墩可達到色澤均勻,無明顯色差;可有效防止裂紋的出現(xiàn),,從而克服了因灑水不均勻產(chǎn)生的弊端,。目前這個工程被業(yè)主單位授予“樣板工程”稱號,而“噴淋式養(yǎng)護系統(tǒng)”向福廈路全線建設單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