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2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蔚)9月28日,時速350公里的福廈高鐵開通,,伴隨列車風馳電掣而來的,,還有福建人不斷突破自然條件束縛、開拓進取的奮斗記憶和誓把“閩道難”變?yōu)椤伴}道通”的奮斗故事,。 千年前的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在《道山亭記》一文中下筆直言閩地山多路險:“山相屬無間斷,累數驛乃一得平地,?!薄捌渫净蚰孥嗳缇壗b,或垂崖如一發(fā),,或側徑鉤出于不測之溪上,。” 百年前的1905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開工建設,,由清末名臣陳寶琛主理的“商辦福建全省鐵路有限公司”也在福州成立。但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修建運行鐵路注定終成恨事,。 十年前的2013年9月26日,福建人發(fā)誓“就是砸鍋賣鐵也要建”的向莆鐵路正式開通,。這是福建第一條連接中部內陸腹地的客貨共線快速鐵路,,也是江西等中部省份最便捷的出海通道,結束了閩贛兩省七縣不通鐵路的歷史,。 今天開通的福廈高鐵全長277.4公里,,長虹臥波,,復道行空,呼嘯飛馳于八閩大地的山海畫廊之間,。這是全國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鐵,更是以多項“世界第一”技術驚艷世人的大國工程,。 劈山斬海,,打開“閩”字重重的大門?!伴}道難”的歷史,,俱往矣! 一 新中國第一部彩色紀錄片《移山填?!分杏羞@么一個經典片段:“鋪軌隊向祖國報告,,鷹廈鐵路提前一年完成,福建人民五十年的愿望實現(xiàn)了,!”1957年4月,,連接江西鷹潭和福建廈門的鷹廈鐵路全線通車運營,福建迎來了第一條出省鐵路通道,。 時至今日,,刻有朱德元帥所題寫“移山填海”四個大字的石碑仍然高高矗立在鷹廈鐵路的標志性工程——廈門海堤之上,,修建鷹廈鐵路的移山填海精神,,也仍在八閩大地薪火相傳、代代賡續(xù),。 進入新時代,,福建正是憑著這股移山填海的精神,一路“逆襲”為全國首個市市通高鐵的省份,。從地無寸鐵到四通八達,,從時速30公里到時速350公里,福建正逐步成為祖國東南的交通樞紐,。 放眼全局,,福廈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上至關重要的一塊拼圖。該鐵路全長277.4公里,,總投資530.4億元,,北起福州,途經莆田,、泉州,,南至廈門和漳州,全線設福州南,、福清西,、莆田,、泉港、泉州東,、泉州南,、廈門北、漳州等8座車站,。開通后,,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復興號動車組將在八閩大地上飛馳,“大國工程”和“中國智造”一同構成東南沿海最美高鐵風景線,。 尤為引人矚目的是,,因為福廈高鐵的修建,一條我國高速鐵路網中的沿海通道正在貫通南北,! “十年磨劍終成路”,。福廈高鐵的建設歷時近十年,其間經歷種種艱辛不易,。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各有關部門及沿線地方政府,全力推動納規(guī)爭取,、前期推進,、在建協(xié)調、開通保障等重要環(huán)節(jié),,歷經福廈高鐵2017年9月全線開工建設,、今年8月31日進入運行試驗階段、此次正式開通等關鍵階段,,最終實現(xiàn)了福廈高鐵從“規(guī)劃圖”到“實景圖”的偉大愿景,。 跳出當下看長遠,跳出福建看福建,。福廈高鐵開通的重大意義,,不僅是對于福建鐵路網而言,而是對于全國高速鐵路網的發(fā)展而言,。 從全國路網規(guī)劃發(fā)展趨勢來看,,福廈高鐵北端銜接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溫福高鐵,南端銜接可研獲批即將開工的漳汕高鐵,,充分發(fā)揮沿海高速客運通道承上啟下的作用,。 當我們鋪展地圖,把視野放得更長遠,,會看到,,福廈高鐵正與甬臺溫、汕汕,、廣汕等路段共同構成串聯(lián)浙,、閩,、粵三省的甬廣高鐵,與現(xiàn)有的京廣高鐵,、京港高鐵并列,,全線貫通后有望成為我國又一條縱向高鐵大動脈。在全國大局之中,,此番福廈高鐵的建成通車,,對進一步加強我省與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qū)聯(lián)系、拓展福建發(fā)展新空間也具有重要意義,。 伴隨著福廈高鐵列車首發(fā)的一聲長長汽笛,,秉承移山填海精神的福建正隆隆高速駛入一個高質量發(fā)展的新時期,。 二 《山海經》曰:“閩在海中,。”福廈高鐵穿越“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不僅因為山多行路難,,還因為是首條時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鐵,所以同時面對著來自“山”“?!钡碾p重嚴峻挑戰(zhàn),。 福廈高鐵全線瀕臨海灣,由北向南跨越湄洲灣,、泉州灣,、安海灣、烏龍江,、九龍江等海灣與大江大河,,存在涌水涌泥、斷層破碎帶,、采空區(qū)等不良地質,。要實現(xiàn)“坐上高鐵去看海”的美好愿望,,首先要攻克海風海水腐蝕,、季節(jié)性臺風影響、高速鐵路橋梁變形等一系列難題,。 “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福廈高鐵項目建設推進最難的地方,亦是其作為大國工程的技術最驚艷世人之處,。 安海灣特大橋橋梁全長9.5公里,,是福廈高鐵跨海橋梁的收尾之作,也是世界無砟軌道跨海大跨斜拉橋的開山之作,,成功實現(xiàn)跨海過橋不減速,,時速350公里的列車駛過650米長的主橋用時不到7秒,,跨過整個海域也只需98秒; 泉州灣跨海大橋全長20.29公里,,作為國內首座跨海高速鐵路橋,,大橋首次采用聚氨酯固化道床結構“固定”道砟,使得在強風環(huán)境下,,列車也可以350公里時速通過大橋,; 湄洲灣跨海大橋全長14.7公里,在高鐵建設中實現(xiàn)跨度從32米到40米簡支梁的規(guī)?;こ虘?,是全國首座跨海高鐵矮塔斜拉橋,入選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級工程”…… “可以自豪地說,,福廈高鐵讓中國橋梁建造技術邁上新臺階,。”負責福廈高鐵勘察設計的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以下簡稱“鐵四院”)橋梁院總工程師嚴愛國說,,“福廈高鐵是我國高鐵中橋梁結構最多樣復雜的,。” “一橋一策”建設中破解難題的堅持,,創(chuàng)下了“一橋一紀錄”的高鐵工程亮點,。 據統(tǒng)計,福廈高鐵橋隧占比高達85%,;高鐵正線新建橋梁84座,,橋梁長度合計181公里,占比高達65.3%,。橋梁建設過程中,,泥沙分離器、混凝土超灌提醒儀,、超聲波檢孔儀,、智能溫控系統(tǒng)等10余種最新技術工藝被采用,打通施工瓶頸,,填補我國高鐵建設領域的多項空白,。 海,可以跨越,;山,,擋不住腳步。 在重巒疊嶂的八閩大地修建鐵路,,從圖紙上的線條圖案到現(xiàn)實中的鋼筋水泥,,設計團隊需要考慮很多。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首次在福建鐵路建設中全線全專業(yè)的應用,攻克了福廈高鐵從藍圖到現(xiàn)實的技術難題,。 “BIM技術相當于在數字世界里對福廈高鐵進行‘孿生’,,將圖紙上的鐵路‘立起來’,更加直觀,、更好地表達設計意圖,。不僅可以從設計源頭上解決原來圖紙上看不到的‘死角’,同時它還能向下游延伸,,協(xié)同智慧建造和智慧運維,。”鐵四院福廈高鐵BIM總設計師孫澤昌介紹道,。設計團隊利用自主研發(fā)的三維選線設計軟件,,構建了全線超過3500平方公里的數字地面模型、13類共計489個標準構建模型,,實現(xiàn)了全線303公里橋梁,、路基、隧道,、站場,、接觸網與軌道,、立交道路的模型構建,,提供了77處立交道路與7處站場概念模型的構建。 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運營技術創(chuàng)新不斷深化,沿海智能高鐵建設體系不斷完善,,福建高鐵項目開啟了中國沿海智能高鐵建設的新篇章,。 “這是一個具有示范引領意義的時代工程。福廈高鐵所攻克的技術難題,,未來將在我國更多地方有所運用,。”城市發(fā)展領域有關專家認為,。 三 曾經,,受困于山海;未來,,受益于山海,。 福清西站采用富含地域特色的“三福之地、展翼騰飛”的設計理念,,建筑屋面色彩采用與石竹山建筑相近顏色,,內裝設計方面充分融入山水入夢的特色;莆田站整體形態(tài)采用了山海交會、帆髻昂揚,、港城崛起的建筑設計特色,,融入城市特色媽祖文化;泉港站設計選取閩南古厝的紅磚,、白石等基本元素,,引入“出磚入石”的傳統(tǒng)手法形成色彩的穿插;泉州東站外立面取自開元寺石塔般的斗拱,,以簡潔有力的造型勾勒出站房的形象,,展示“紅磚古厝海絲風帆”理念…… 青山綠水轉眼間無邊海景,跨山越海瞬間變幻,。當旅客乘坐福廈高鐵時,,途經福州、廈門,、漳州,、泉州、莆田等具有鮮明特色文化及獨特旅游風貌的海濱城市,,不由自主就會被車窗外山海畫廊的清新美景所吸引,。 “人在車上坐,車在畫中游”,,福廈高鐵被稱為繼合福鐵路之后的又一條“最美高鐵”,。開通后,一個以福廈高鐵為主軸,,福州,、廈門、大武夷三大旅游核心區(qū)為引領的全域生態(tài)旅游空間布局得以構建,?!按c成線、串珠成鏈”的鐵路文旅深度融合,,讓詩與遠方不再是夢,,海的期盼與山的呼喚出發(fā)即達。 憑借鐵路優(yōu)勢,,把福建的自然資源稟賦和特色產業(yè)基礎轉換為文旅優(yōu)勢,,僅僅是福建高鐵所帶來經濟發(fā)展機遇的其中一個維度。 據介紹,,福廈高鐵是全國首條按照路地合作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fā))模式推進的高速鐵路,。作為我省與國鐵集團共同出資建設的國家干線鐵路,福廈高鐵在土地綜合開發(fā),、城市發(fā)展,、鐵路建設相互融合的探索上也是一條全國范圍內的“示范路”。這意味著,福廈高鐵的建設開通對促進沿線城市資源整合和產業(yè)融通,、推動鐵路建設和城市發(fā)展的互動,,都有著重大意義。 “在福建省已有福廈鐵路動車組的基礎上,,重新建一條福廈高速鐵路,,在設計者看來,是必要且必然的結果,。既有鐵路更靠近西側,,而福廈高鐵更傾向于靠近沿海經濟發(fā)展更集中的地方?!辫F四院福廈高鐵項目專家分析,。近年來福建省內經濟快速發(fā)展,且省內70%的經濟都分布在福建沿海地區(qū),,與之帶來的是城市間交通需求的激增,。正因如此,福廈高鐵350公里的時速將縮短福州,、廈門,、泉州、漳州之間的時空距離,,更好滿足交通出行需求,。 福建省近日出臺的《打造福廈“1小時生活圈”若干措施》明確提出,要以福廈高鐵開通運行為契機,,優(yōu)化高鐵列車開行,、完善公共交通配套,、健全貨運物流體系,、創(chuàng)新發(fā)展站點經濟、拓展高鐵業(yè)態(tài)融合,、加強產業(yè)分工協(xié)作,,聚力打造福廈“1小時生活圈”。 福廈高鐵途經的沿海地區(qū)同時也是未來我省鐵路貨運需求快速增長的重點區(qū)域,。當前,,隨著福州江陰、可門,、湄洲灣北岸,、湄洲灣南岸等多條鐵路支線以及湄洲灣40萬噸級鐵礦石碼頭等項目的建成,將實現(xiàn)與福廈鐵路釋放運輸能力的“雙向奔赴”,。 向海圖強,,向海而興。福廈高鐵的開通,將進一步連接東南沿海港口城市和內陸城市,,促進福建經濟的高質量發(fā)展,。 發(fā)展機遇不僅在省內,更將輻射省外,。未來,,福廈高鐵通過連接規(guī)劃建設的昌福廈高鐵、贛龍廈高鐵通道,,進一步加強與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聯(lián)系,,形成福廈走廊向內陸輻射高速雙通道格局,。 鋼鐵巨龍汽笛長鳴,福廈高鐵穿山越海,,向遠方,、向未來、向希望,,福建高質量發(fā)展的錦繡畫卷在沿途流動的風景中愈發(fā)清晰壯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