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樹立以婦女群眾為中心的價值觀 從國家的角度看,,應在依法和依憲治國的進程中,,加強立法和司法、執(zhí)法,,為男女平等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從黨的角度看,,群團工作做得好不好,關鍵在黨的領導,。要切實改進一些黨組織對群團工作不重視,,領導不到位、不得力,,平時不聞不問,、漠不關心,既不指方向,,也不交任務的現(xiàn)象,。改變群團工作不是“硬任務”,抓不抓不要緊,,干不干無所謂的舊認識,。要看到,做好群眾工作,,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是當前全黨重大而緊迫的政治任務,各級黨委應該拿出責任擔當,、落實領導責任,,形成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黨員干部帶頭示范、群團履職盡責的工作格局,。 從政府的角度看,,發(fā)揮群眾組織的功能,應加大對組織的投入,,并按照“三嚴三實”的標準,,制定資源投入和使用的原則,,確保資源為群眾所享用,使改革的成果惠及群眾,,特別是基層群眾和弱勢群眾,。黨的五中全會,提出了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強調了民生和精準扶貧的協(xié)調發(fā)展目標。其中,,發(fā)展資源向弱勢性別的傾斜,,是一個重要的原則。 從工青婦組織的角度看,,增強群眾性是組織改革創(chuàng)新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什么是群眾性?怎樣體現(xiàn)群眾性,?答案是群團組織開展工作和活動要以群眾為中心,,讓群眾當主角,而不能讓群眾當配角,、當觀眾,。要更多關注、關心,、關愛普通群眾,,進萬家門、訪萬家情,、結萬家親,,經常同群眾進行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的零距離接觸,,增進對群眾的真摯感情。工會,、共青團、婦聯(lián)等群團組織要增強自我革新的勇氣,,轉變思想觀念,,強化群眾意識,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水平,,去除“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的不良作風,。在工青婦組織中,婦聯(lián)是人數最多的群眾組織,,組織的疆界開放,、群眾性最強,因此,,改革的動力也應該最充足,,最迫切。婦聯(lián)組織應在基本理念,、工作方法,、干部成長、組織建構等領域,,創(chuàng)新改革,,形成新的組織制度和組織文化,以切實杜絕“四化”,,增強“三性”,,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待,婦女的厚望,。 在組織理念上,,應牢固樹立以婦女群眾為中心的價值觀,并努力打造相應的組織文化,,體現(xiàn)婦女群眾的中心地位,、主體地位,這是群眾組織政治性的根本要求,;在工作方法上,,要反思創(chuàng)新,引入社會工作的人本理念以及個案工作,、團體工作和社區(qū)工作,、社會工作的基本方法,提高服務水平,,凝聚群眾意志,,這是群眾工作先進性的具體體現(xiàn);在組織結構上,,要切實改變頭重腳輕的倒金字塔狀況,,將更多的優(yōu)秀干部下派基層,將群眾中的工作人才,引入專職干部隊伍,,實現(xiàn)專兼掛職,、上下雙向流動的隊伍新結構,這是群眾組織保持群眾性和組織活力的關鍵舉措,。實現(xiàn)這些變化和創(chuàng)新,,關鍵是要形成相應的組織制度和監(jiān)督機制,切實將群眾立場堅定,、工作思路清晰,、有團隊和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作風過硬,能與群眾同甘共苦,,同行成長的群眾工作者,,選拔上來,做群眾的同行者和引路人,。有這樣的組織文化,、組織制度保障,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的組織特色和組織目標,,一定會得到充分的彰顯和體現(xiàn)。 (作者系全國婦聯(lián)婦女研究所研究員) |
- 2016-02-29安倍出席對話會 稱工作方式改革為“最大挑戰(zhàn)”
- 2016-02-29狠抓改革落實確保取得實效
- 2016-02-29莆田檢商“兩證合一”改革啟動
- 2016-02-29福建以群眾為中心文化改革激活力 新改革舉措將實施
- 2016-02-29習近平提出改革評價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