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科院專家為魯甸地質災害把脈排險 連日來,,中科院地質專家通過實地勘察,,初步查明云南震區(qū)紅石巖堰塞湖及周邊主要災害體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為紅石巖堰塞湖的應急排險提供了科技支撐,。 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huán)境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山地所)科技救災專家組,,在魯甸火德紅鄉(xiāng)下水溝附近發(fā)現一條此次地震的典型右旋走滑斷裂活動斷層。據現場勘測和對斷層面擦痕的進一步調查確認,,該斷層是紅石巖崩滑體(堰塞壩)和王家坡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而王家坡滑坡和導致牛欄江堰塞湖的紅石巖崩滑體分別位于該斷層北側和南側。 8月12日,,成都山地所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胡凱衡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魯甸地震誘發(fā)了紅石巖堰塞湖,、甘家寨,、王家坡3個特大型滑坡,空間上總體沿8~9度裂度區(qū)范圍以及河谷集中分布,。最近,災區(qū)降雨頻繁,,局部大到暴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時有發(fā)生,。 “目前來看,由二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比較少,,我們對存在危險的地區(qū)也都做了排查,但降雨對災區(qū)道路交通的影響較大,?!焙鷦P衡表示,。 8月10日,,中科院地質專家配合當地部門成功處置了一處大型地裂縫,解除了威脅36戶100余名群眾生命安全的地質災害點,。該裂縫位于魯甸縣火德紅鄉(xiāng)李家山村老屋基社,,由3條長約1公里、寬約70厘米,、深約1米的地裂縫組成,。中科院專家接到請求后火速奔赴現場,提出應急處置措施,,幫助受災居民成功避險,,受到當地政府和民眾的高度贊揚。 “這個裂縫屬于比較大型的裂縫,,而且當地人員密度較大,,目前采取的多屬于應急措施,后續(xù)不排除采取工程措施進一步治理的可能,?!焙鷦P衡說。 據了解,,目前成都山地所的野外工作已基本結束,后續(xù)將通過數據收集分析,,著重對災區(qū)地質運動與自然災害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記者張林) |
- 2014-08-13梁龍洲在魯甸地震搶險救援中墜崖犧牲
- 2014-08-13魯甸震區(qū)首個板房醫(yī)院交付使用 可滿足50人住院
- 2014-08-13志愿者頂著烈日募捐 市民踴躍支援魯甸
- 2014-08-13魯甸震區(qū)生活保障基本實現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
- 2014-08-13魯甸堰塞湖險情基本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