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護格局發(fā)生改變
傳統(tǒng)安全防護體系的工作基礎有三點,,第一是基于端口的五元組訪問控制列表,,所謂五元組,,是指描述一個網絡會話的五個基本參數,分別為源地址IP,、源地址端口號,、目標地址IP、目標地址端口號以及傳輸層協議(TCP/UDP),。第二是基于特定端口的風險內容掃描,,即只針對軟件預先設定的端口進行風險掃描。第三是終端管理權歸屬單位,,用戶工作單位可以強制安裝安全防護體系,。
“隨著互聯網使用技術的發(fā)展和黑客技術的發(fā)展,我們所面對的威脅發(fā)生了變化,,這些變化撼動了傳統(tǒng)網絡安全的基石,,”陸繼周說,“未來的網絡威脅有四分之三是來自應用層,,威脅在應用層的隱蔽性更強,,傳統(tǒng)五元組可以描述網絡層特征,卻無法描述網絡應用層威脅,,且現在的大多數網絡應用具有端口跳變的能力,,目的是為了繞開端口,輕松逃逸檢測,,在這種情況下,,基于指定端口掃描的技術徹底失效?!?/p>
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咨詢公司之一Gartner公司的相關人員表示,,到2022年全球85%的企業(yè)將全部采用員工自帶設備方式辦公,那么像這種移動互聯網設備,,企業(yè)不能強制其安裝安全防護系統(tǒng),,這就徹底改變安全防護格局,顛覆了傳統(tǒng)的客戶端管理體系,。
常延廷解釋,,現在的電腦黑客,形成一個強大的商業(yè)鏈,,在商業(yè)利益的驅動下,,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地破壞我們的安全防御系統(tǒng),攻擊變得流程化,、商業(yè)化,,并且采用分散隱蔽式的攻擊,增加網絡中的未知威脅,顛覆了以前的網絡威脅非黑即白的局面,。
推出下一代防火墻
那么如何開啟下一代安全體系,,維護良好的網絡秩序呢?
Gartner公司認為,,下一代安全防御體系的核心技術,,應該具備三個基本特征。首先,,要以應用為基礎構建系統(tǒng)的安全功能和進行安全防護,;其次,要形成一個智能集成體系,,不再是功能堆疊,,各安全功能是以應用為基礎集成,進行有效的內部聯動控制和數據關聯呈現,;最后,要實現防御的最大可視化,,保證應用識別能力最大化,、應用與威脅關聯的洞察能力、數據關聯可視化能力,。
2009年Gartner公司將“下一代防火墻”正式帶入了業(yè)界的視野,。下一代防火墻滿足了在全新的網絡安全形勢下企業(yè)對安全產品的全新需求,根據Gartner的研究報告顯示,,在2014年,,60%的新購防火墻都將是下一代防火墻。下一代防火墻的特征是,,除具備傳統(tǒng)防火墻的全部安全模塊功能外,,在提供全面的安全防護和深度的可視化洞察能力的同時,決不以犧牲性能為代價,,必須是高性能的安全產品,。
應對新的網絡安全,業(yè)界對下一代防火墻的關注與日俱增,,國內外的諸多廠商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下一代防火墻產品,。陸繼周介紹,網康 “下一代防火墻”除具備基本的防火墻功能外,,還提供了基于網絡應用的洞察與控制能力,,能實現對應用的識別和控制。此外,,基于應用做一體化防護,,提供了智能化主動防護,對所有威脅進行智能分析,從而使用戶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網絡流量進行觀察和管理,。提供了移動網絡設備管理系統(tǒng),,率先支持超過500種移動互聯網應用,覆蓋蘋果,、安卓,、塞班等多種移動平臺,涵蓋聊天,、微博,、視頻、地圖等多種主流應用類型,,實現對PC,、移動終端的全面管控。重新定義了高性能,,實現了應用層的高性能安全掃描,。所有的內容掃描都是在單次的應用識別、報文解析,、流重組和協議解碼后進行,,減少了不同內容引擎對報文和流的重復處理。(實習生 劉旭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