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灘4D,,國產(chǎn)科普影片開疆拓土
■第二看臺
美國動畫電影《冰河世紀》里有一只大出風頭的史前劍齒虎,,而“中國制造”的另一種劍齒虎也有望成為一顆電影新星:9月14日起在中國科技館舉行的第二屆北京國際科技電影展上,國產(chǎn)4D科普影片《劍齒王朝》首次亮相京城,,并將在年內(nèi)登陸國內(nèi)多家科技館和博物館。長期被視為冷門的國產(chǎn)科教片,,正悄然在各大城市的4D放映廳中謀求自己的一席之地,。
“國產(chǎn)”史前巨獸首登銀幕
所謂4D電影,是在3D立體電影的基礎上,,通過特殊的座椅等設備,,將震動、吹風,、噴水,、煙霧,、氣味等“環(huán)境特效”加入影片當中,使觀眾猶如身臨其境,,獲得有趣刺激的觀影體驗,。目前的4D電影主要是專門制作、時長10—20分鐘的短片,,近幾年4D影院也正成為國內(nèi)科普場館,、主題公園和一些商業(yè)場所中吸引游客的新寵。
由上??萍拣^聯(lián)合山東科技館,、廣西科技館推出《劍齒王朝》首次把我國著名的哺乳類化石群——“和政動物群”整體搬上了銀幕。該片由一對經(jīng)歷坎坷的劍齒虎兄弟擔綱主演,,此外還有像棕熊一樣大的巨鬣狗,、長獠牙不長犄角的大唇犀、成群結(jié)隊的三趾馬,、短脖子的長頸鹿表親薩摩麟……
“創(chuàng)作過程中,,制作公司運用了國際尖端的的肌肉骨骼程序、毛發(fā)渲染系統(tǒng),,以盡量生動還原每種動物的外觀,、形態(tài)和運動特性。動物做出的每個動作都有肌肉滑動,、擠壓的效果,,這在國產(chǎn)科普片中還是首次?!薄秳X王朝》創(chuàng)作團隊科學編輯張維赟介紹,。
相比恐龍等史前爬行動物,做哺乳動物造型最難的是毛發(fā),。為了讓效果盡量逼真,,片中每只劍齒虎的毛發(fā)多達100余萬根,需要用電腦軟件將毛發(fā)一根根“貼”到劍齒虎的電腦模型上,。由于運算量之大遠遠超出預計,,渲染一開始時差點讓設備“集體癱瘓”,后來不得不增加了電腦并引進了更高級的國外軟件,,方才過關,。
用視覺創(chuàng)造“體驗式”科普
在短短20分鐘的《劍齒王朝》中,15種史前動物先后登場,,幾乎比BBC同類科普電視片《與古獸同行》中每集出場的動物種類多一倍,,但解說詞卻并不多。
《劍齒王朝》科學顧問之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鄧濤研究員表示,,復原史前古獸的模樣,、姿態(tài)和生活習性,一方面是參考今天類似的動物,,同時有些地方也得靠推測,。“比如劍齒虎的長牙形態(tài)很特別,,多年來許多學者都在探討它的使用方式,,片中就采用了近年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p>
在影片創(chuàng)作中,,科學觀點有時也難免與視覺效果、情節(jié)設計等發(fā)生沖突,。對此鄧濤認為,,在尊重科學的基礎上,科普作品適當做些合理想象也無不可,。
“比如為了渲染氣氛,,編劇曾設計了一個冰天雪地的場景,但地質(zhì)資料顯示當時甘肅的氣候并沒有那么冷,,于是經(jīng)協(xié)商后改為天上飄落雪花,,但大地還不是白茫茫一片。另外今天溫帶動物的毛色大多比較暗淡,、單調(diào),,但出于美觀需求,影片中的造型還是部分參考了熱帶動物,,像三趾馬的四肢就加上了類似非洲斑馬的漂亮條紋,。”
鄧濤表示,,“短短兩年,,可以看到國產(chǎn)4D科普影片的制作水準有了明顯進步,不論可看性還是科學性都越來越好,?!?/p>
- 2012-07-08廈門首座學校4D地震小屋在海滄東孚學校投用
- 2012-07-08首座學校4D地震小屋在海滄東孚學校投用
- 2012-06-12行業(yè)觀察:3D電影火了 4D電影離我們還有多遠?
- 2012-06-12行業(yè)觀察:3D電影火了 4D電影離我們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