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一 孩子長大離開后很少與家聯(lián)系
張菲養(yǎng)大的孩子中最大的已有31歲,,孩子們成年后都前后離家外出打工,,而出去的孩子大都很少再與她聯(lián)系,給她留下無盡牽掛,。
為了解孩子們的情況,,她往往需要多方打聽,,發(fā)現(xiàn)他們在社會上都不太順利。有時打聽到孩子們在外面上當受騙,、辛苦打工又沒有錢賺,,張菲就會難受好多天。偶爾接到孩子們打來的電話,,她就會對他們說:“不行就回家吧,,家里有飯吃。”但孩子們都是一口回絕,。
最讓張菲受到打擊的是1992年的一天,,早已出去打工的二女兒回來偷偷帶走了5個十幾歲的弟妹,張菲當時瘋了一樣地到處尋找,。后來,,她聽說出走的一個女孩被別人騙了錢還差點被賣掉,孩子情急之下選擇了自殺,,讓張菲心痛至極,。
她檢討自己,認為過去對孩子管理過松,,于是開始對留下來的孩子們進行嚴格管教,,但效果也不明顯,孩子們還是不愛學習,,總想著盡早出去打工,,而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她說話的語氣如果重點,,他們就會馬上收拾包袱離家出走,,這讓張菲感到非常迷茫。
困惑二 孩子們不愛讀書性格內(nèi)向
張菲很愛她的孩子們,,她擔心孩子們知道自己的身世后會痛苦,,所以從來不提及孩子的身世,也不允許他們隨便接觸外面的人,,生怕他們受到半點傷害,。她常告誡孩子們“社會很復雜,千萬別上人家的當”,,她努力想把孩子們保護起來,。但同時,過度的保護又讓孩子們過于靦腆,,少言寡語,顯得不夠活潑開朗,,她擔心他們將來難以融入社會,,“走哥姐們的老路,找不到好工作生活不穩(wěn)定,,沒臉回家,。”
張菲把改變孩子們命運的希望寄托在讀書上,,但孩子們偏偏大多不愛讀書,,一放了學就喜歡看電視,直到她生氣地拿起棍子要打人,,他們才不情愿地拿起書,。后來她想出一個辦法:讓孩子中學習成績好的芳芳(化名)監(jiān)督輔導弟妹們學習,,但芳芳性子急,弟妹們不聽話她就會生氣地打他們,。后來,,芳芳到普寧一中讀書,一周才回家一次,,孩子們就基本上沒有了監(jiān)督,。
記者在采訪中也發(fā)現(xiàn),張菲的孩子們在性格上不同程度地表現(xiàn)出膽怯,、自卑,,但又倔強、占有欲強等弱點,,張菲雖然也感到孩子們性格有缺點,,卻不知如何與孩子們進行溝通。孩子們有心事也不告訴媽媽,,張菲對此理解為“小孩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張菲的孩子們學習用具也比較缺乏。
- 2011-05-14湖南幼兒送福利院案引中央關注 省委書記令徹查
- 2011-05-10湖南邵陽成立調(diào)查組徹查計生辦強行搶嬰牟利事件
- 2010-01-06男友買電腦給她上網(wǎng)解悶 90后未婚母親棄兒出走
- 2009-12-22被棄腦癱兒回家 夫妻倆抱回兒子喜極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