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求增智慧 也不求悟透人生
來源:東南網(wǎng) 2012-03-12 編輯:黃水來
這是一個關(guān)于讀書的話題。我至今對錯字、別字,、不規(guī)范的簡化字特別敏感,,很有識別力,這是得益于我初中的語文老師,。老師姓蕭,,說實在話,當(dāng)時對他真是“恨之入骨”,。因為作文中,,如果錯字一個,他要扣5分,,一篇作文如果得80分是不得了了,,可如果有4個錯字或別字,就只能得個勉強及格分,。舉兩個例子吧,,比如說“木不出勾”,是指“木”字中間的一豎,,如果寫成豎勾就是錯字,,扣5分。再比如偏旁“月”字,,就有“月”和“肉”之分,,象“胸”、“胖”之類,,就不是“月”旁而是“肉”旁,,而“月”與“肉”作為偏旁的寫法是不同的?!霸隆崩锩媸莾啥虣M,,“肉”里面則是一短橫加一“短提(挑)”,。蕭老師對學(xué)生是恨鐵不成鋼,極其嚴(yán)厲,,他的名言就是讀書要窮根究底“必求甚解”,。如今,蕭老師早已作古,,這“月”和“肉”的偏旁寫法也已經(jīng)混為一談,,好象沒有人知道它們的區(qū)別了。 “必求甚解”是求知治學(xué)必需的態(tài)度,,說的就是要嚴(yán)謹(jǐn),,不要不懂裝懂,但真正要做到“必求甚解”是很難的,。小時候教育條件差,,在破廟里讀的是“復(fù)式班”,老師的水平可想而知,。等到讀中學(xué),,已然到了死記硬背應(yīng)付考試的時代,要窮根究底,,“必求甚解”在時間上不允許,,在條件上(諸如有較齊備的工具書、參考資料等等)也不允許,。但是后來我知道了讀書還有另一種讀法:即陶淵明先生的“不求甚解”,。陶先生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边@個讀書“不求甚解”的陶先生,,能寫出《桃花源記》這樣的美文,能開創(chuàng)淳樸淡泊,、清新自然的田園詩派,,能成為被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等大文豪頂禮膜拜的文學(xué)大家,,足以證明他的“不求甚解”是正確的,,著名的“白貓黑貓論”不是這樣說的嗎? |
- ·福建省公開選拔21名年輕領(lǐng)導(dǎo)干部
- ·福建鼓勵實施學(xué)前普高教育免學(xué)費
- ·去年公安打拐解救2萬余婦女兒童
- ·超三成北京受訪女性自認是"剩女"
- ·日本今日將紀(jì)念311大地震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