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高考方案與山東政策思路一致
來源:京華時報 2012-03-04 編輯:黃水來
■北京落點 異地高考要結合人口調控 北京市教委之前表示,,正在研究關于人口有效調控的政策措施,,在京務工人員子女在京參加中高考的問題也已納入北京市人口有效調控的政策框架中考慮。 得知隨遷子女異地高考的最新進展,,中央教科所研究員儲朝暉表示,,這是民意所向。他認為,,在北京地區(qū),,要接納非京籍學生參加高考,難度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北京的外地務工人員數量大,,需要接納的隨遷子女人數多,;二是如何平衡北京當地居民的利益,處理好這個涉及孩子受教育權的問題,。 儲朝暉表示,,異地高考推行的難度在北京、上海等地相對較大,,主要是因為在這些城市,,公眾受教育權利的差距較大,。而目前解決非京滬籍隨遷子女升學問題的焦點已經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門,而在于兩地戶籍管理部門和北京,、上海兩地的政府,。 儲朝暉認為,如果整個社會城鄉(xiāng)之間不存在不均衡,、不平等的問題,,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哪里高考就不會成為問題,在隨遷地高考也不會成為問題,。而現(xiàn)實的狀況是,,教育資源在分布上是不均衡的。一旦取消戶籍限制,,“高考人口”向大城市和錄取分數線低的地區(qū)大量遷移將會發(fā)生。所以,,解決隨遷子女異地高考的方案,,可分為大方案和小方案。 儲朝暉解釋,,大方案就是要在高考機會存在不平等的城鄉(xiāng),、不同地區(qū)間縮小差距,在全國范圍內提高高考的面上的公平程度,,不能讓北京,、上海的考生升入高校的機會與河南、山東,、安徽的考生升入高校的機會存在明顯的差距,,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將它們現(xiàn)有的差距盡可能縮小,;小方案,,則是要考慮到城市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客觀需求,為這些人的子女在就讀地高考提供切實的方便,。對于這個小方案的決策,,從現(xiàn)有的行政體系實際情況看,不應是全國一刀切,,而應該給出全國性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由各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方案,“不能讓隨遷一代被戶籍絆倒”,。 其他提議 1.取消戶籍論:認為戶籍已經成為社會發(fā)展的桎梏,,應取消戶籍 2.素質教育改革論:中國教育應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變革 3.統(tǒng)一高考論:全國統(tǒng)一高考試卷 4.錄取比例分配論:名校高考錄取比例按各省參加考試人數等比例分配 5.代考論:由就讀地代考,折合為錄取地成績錄取 6.占用戶籍地指標錄取論:就讀地考試,,占用戶籍地錄取指標 本報記者周逸梅 張曉鴿 |
- ·全國政協(xié)十一屆五次會議開幕
- ·福建省部分中醫(yī)項目有望納入醫(yī)保
- ·榕空氣較好 前兩月PM2.5值未超標
- ·福州公交車現(xiàn)"截幣哥" 月收5千?
- ·"假發(fā)票"困擾廈門電動自行車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