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縣報載:修缸補甏的技藝已被列入紹興縣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驀然間,,想起了十里湖塘的童年,,想起了十里湖塘的酒廠。耳邊仿佛響起了“叮叮當當”此起彼伏的“敲甏”聲,,眼前浮現(xiàn)出當年活躍在十里湖塘的修壇師傅們,。
湖塘的村落延綿數(shù)里,大概原本是古鑒湖的堤塘,,象帶子一樣狹長,,故號稱“十里湖塘”。正宗的紹興酒必須以鑒湖水釀制,,而湖塘面前的就是正宗的鑒湖,,因此,自古至今湖塘是得天獨厚的釀酒佳地,。當時,,這十里湖塘有一半以上的地盤是酒廠,從輪穗村到“七尺廟”沿河的空地上堆滿了如山的酒壇,,如山的酒壇一堆接著一堆,,蔚為壯觀,。這一座座堆積如山的酒壇,造就和養(yǎng)育了一批以修壇為生的人們,。
當年的十里湖塘有過多少修壇師傅,?我沒有去考證查詢。在兒時的記憶中,,與酒廠有關的除了“恢塔毛船”,,就是修壇師傅了?!盎炙保ㄟ@幾個字不知怎么寫,,我至今并不清楚)是一種極大的木船,常到鑒湖來運水,,也沒有什么汲水的機械,,只是人工用長柄的大水勺,從河里往船里不停地舀水,。待到船肚里水滿,,船舷與水將平時,慢慢地搖回阮社去,。阮社也有酒廠,,但嚴格地說,阮社的水只屬鑒湖水系,,不屬于真正的鑒湖水,。而修壇師傅呢,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酒廠的正式工,,另一類是修壇任務繁重時雇用的臨時工,,后者占大多數(shù)。工作強度不小,,也有點技術,,但工資菲薄,地位低下,。僅管如此,,還是要有熟人保薦才可謀到這個工作,因為畢竟能賺幾個現(xiàn)錢,。我家與酒廠為鄰,,外公和一個遠房的表哥都做過修壇師傅,加上“叮叮當當”的敲甏聲整日不絕于耳,,所以對修壇師傅的印象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