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老之將至”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篇》。原話是這樣說的:“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據(jù)《孔子年譜》,,這是公元前490年(魯哀公五年)的事,那年孔子六十二歲,,辭去魯國的官職已有六年,,即按年齡計(jì),也算得上是“離退休干部”了,,而且正在周游列國,,棲棲遑遑到處奔走,以求有人慧眼識(shí)珠,。在那樣困境中,,仍能孜孜不倦地做學(xué)問,以至于“憤而忘食,,樂而忘憂”,,可見已經(jīng)習(xí)慣成自然。
但我以為,“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之后,,依然能靜得下心來做學(xué)問,修“六經(jīng)”,,這是最不容易的,。興致勃勃地返回魯國,很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fù),,“復(fù)出”的希望卻終于落空,,政治生涯由此終結(jié),對于熱心政治的孔子,,這幾乎就是滅頂之災(zāi),。此后,致命的打擊又接踵而至:69歲時(shí),,他的兒子孔鯉去世,,此為老年喪子,乃是人生三大不幸之一,;70歲時(shí),,他最得意的弟生顏回英年早逝,使他連呼“天喪予”,,其悲痛程度不亞于喪子,。諸如此類,足以摧毀一個(gè)人的精神支柱,,使人精神崩潰,,陷于絕望??鬃訁s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沉下心來做學(xué)問編六經(jīng)的,,其毅力確非尋常之人可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