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盲盒消費催化青少年的賭博社交
2022-02-28 11:19:42? ?來源:東南網(wǎng)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萬物皆可‘盲盒’”,,日前,,浙江寧波一位消費者向寧波市消保委投訴稱,孩子為抽取到某一個文具盲盒隱藏款送人,,竟連續(xù)購買了24支筆的套裝20套,,總價2000元。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小學生每年花在買盲盒上動輒上千元的不在少數(shù),。專家建議:在開盲盒體驗和按需購買之間做好平衡(2月26日 《揚子晚報》) 中小學生如此沉迷“盲盒消費”,,令人不禁想起80后90后兒時的抽卡消費經(jīng)歷。我們那時候為了得到獨有的“三國卡”“水滸卡”并向同學朋友炫耀,,不斷投資零花錢買干脆面,,最后餓著肚子回家,甚至吃壞肚子,,被爸媽批評,。不妨站在今天,回看過去,,試問這樣類似盲盒消費的抽卡經(jīng)歷,,能給我們留下多少成長印象? 眾所周知,,盲目消費屬于刺激消費者賭徒心理的產物,。無論是抽卡,買筆,,還是抓娃娃,,多多少少都有賭博意識滲透其中。一方面,,中小學生購買盲盒,,的確能得到抽獎一般的快感;可另一方面,,盲消費易讓青少年沉淪迷失,。為追逐一時體驗,無上限的盲目消費,,勢必阻撓中小學生形成成熟,、穩(wěn)健、務實的消費觀,,陷入消費陷阱,。 即便身處于一個富裕家庭,為買一套想要的文具,,竟耗費2000元,,未免太奢侈,也太浪費,。今天我抽2000元的隱藏款文具送你,,明天你抽3000元的隱藏款卡片送我。如此往復消費,,看上去“其樂融融”,,到頭來得到的不過是幾套用不完的文具,賣不掉的卡片。與其說,,是為了買學習文具,,不如說是買社交玩具。 用高消費追逐一時開心,,無意間會助長青少年圈子的奢靡之風攀比之風,。這樣的“盲盒賭友”對中小學生來說,往往弊大于利,。 回到消費行為本身,,盲盒消費不是一類全然的有害行為。只是有中學生參與其中,,我們要控制好其中的不利傾向,。避免攀比,避免浪費,,避免類賭博行為,。建議有關部門如防煙酒一般,嚴控中小學生活動場所附近的盲盒消費產品,。將他們的盲盒消費引導至家長可控老師可管的范圍之內。在確保不傷身心的同時,,保持青少年的社交圈子,。 不可否認“萬物皆可盲盒”,但并非“盲盒皆可消費”,。對消費觀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來說,,適度消費是沒問題,但過度消費則要引起重視,。如何教育,,需要社會各界謹慎應對。(嚴奇)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jīng)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