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申遺、盲盒出海背后是立體的中國
2020-12-23 10:30:17?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文化評析】 太極拳申遺成功,;盲盒出口超過120個國家,,出口額同比增長400%——兩則“風馬牛不相及”的新聞,,其實有著共同指向,那就是傳統(tǒng)與現代并存的中國文化,,以及一個豐富多元的“立體中國”,。 中國文化是什么?如果你問身邊人,很可能一萬個人就有一萬個答案,。因為中國文化的豐富性難以窮盡,。但是,如果你向一個遙遠國度的人提問,,答案就會單調許多——令人遺憾的事實是,,中國文化在國外普通民眾中的知曉率不太高。 中國以悠久歷史,、燦爛文化著稱于世,,絲綢之路聯通中歐,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風靡歐洲。時至今日,,在凡爾賽宮等歐洲的宮殿里,,還可以看到大量“中國元素”,一窺當年“中國風”的熱度,。然而,,很多歐洲民眾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僅僅停留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層面上,。關于中國文化,,京劇、功夫,、絲綢,、瓷器、茶,、龍,、太極、紅燈籠,,就是他們提及最多的詞匯,。 中國文化當然不只有傳統(tǒng)文化,中國形象也不應該簡化為傳統(tǒng)文化里的那個“風雅中華”,。豐富多元,、立體多面的中國文化和中國形象,,應該被更多海外民眾看見,、熟知。當下的中國人正在熱火朝天地生活著,、創(chuàng)造著,。他們的故事跌宕起伏,他們的喜怒哀樂生動活潑,他們的文化創(chuàng)造,、藝術實踐,,既有悠久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作為根基,又融合了當下生活的火熱與鮮活,。這些都更容易與各國人民心靈相通,、產生共鳴。 事實上,,當下中國的文化創(chuàng)造,,僅僅借助市場的力量就已經揚帆出海。20多年來,,中國網絡文學強勢崛起,,就是一個十分鮮活的文化現象。近幾年,,中國網絡文學已經大量輸出東南亞,、歐美等地區(qū),贏得大批海外讀者的青睞?,F在,,中國的盲盒又以驚人的增長速度出口海外,引發(fā)消費熱潮,。 太極拳成功申遺,、網文和盲盒成功出海,都可以增加我們的文化自信,。我們既要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珍貴價值,,也要意識到當下生活方式和文化創(chuàng)造的獨特魅力。在對外文化交流和海外文化推廣中,,應該摒棄“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條條框框,,既要推介優(yōu)美、優(yōu)雅的“殿堂級”傳統(tǒng)文化,,也要勇于展示當下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把他們的人生故事、文化實踐和藝術創(chuàng)造的成果告訴世界,。 日韓等國與我國的歷史文化背景相似,,他們的一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日本不遺余力地向外推廣動漫文化,,最終大獲成功,。目前日本動漫已經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門類,動漫形象也成為最能代表日本的文化形象之一,。韓國走得更遠,。一場政府主導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主角很可能是一群“潮流”明星,表演一場勁歌熱舞,。正是對流行文化的重視扶持,,最終掀起了席卷亞洲、影響世界的“韓流”,。韓國文化也隨著韓國的流行明星和影視作品走進億萬觀眾的心靈,。 與此對照,中國的網文,、動漫,、盲盒、流行文化,,以及它們所代表的生活方式都還在承受著不小的輿論壓力,。讓它們在對外文化交流中擔起“文化名片”的重任,還是一件很難想象的事情,。毫無疑問,,傳統(tǒng)文化在對外文化交流中具有很多優(yōu)勢。獨特性賦予傳統(tǒng)文化很高的識別度,,太極拳,、京劇臉譜一出現,老外一看就明白“中國來了”,。千百年歷史和時間的沉淀,,無數人嘔心瀝血的探索和創(chuàng)造,無數心靈殫精竭慮的錘煉和升華,,都使傳統(tǒng)文化代表了中國文化最精華的部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美、典雅,、靈動,、神秘,也使其迥然相異于域外文化,,讓許多國外民眾深深著迷,。然而,在充分展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如何更加自信地面對當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創(chuàng)造,,更加全面充分地展示豐富多元、立體多面的中國文化,,確實是一個應該重視,、應該思考的問題。 (作者:封壽炎,,系媒體評論員)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