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東南網評:萬壽巖遺址“新生”歷程,照見文物保護理念
2020-05-19 15:39:0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5月17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fā)《萬壽巖“新生”》,,并配發(fā)“人民論壇”評論《讓歷史文物“活起來”》。連日來,,央視《新聞聯播》頭條,、《光明日報》頭版等重磅報道了被業(yè)界譽為“南方周口店”的福建三明萬壽巖舊石器時代遺址保護情況。 撫觸遠古,,方知去來,。因此,,回溯歷史,是生存本能,,亦是文化自覺,。被業(yè)界譽為“南方周口店”的福建三明萬壽巖舊石器時代遺址,曾獲評200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把古人類在福建生活的歷史提前至約18.5萬年前,。萬壽巖遺址的幸運留存,給了我們又一次撫觸遠古的機會,。 如果說綠水青山是生態(tài)的金山銀山,,那么,歷史遺存就是精神的金山銀山,?!白屖詹卦诓┪镳^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20萬年前,古人類即在萬壽巖活動,。誰能料想,,尚處于文明發(fā)端的祖先們?yōu)榱藨獙λ固厝芏吹牡嗡治g問題而修筑人工石鋪地面和排水溝槽?漫長的人類發(fā)展史,,也是人和自然的關系史,。萬壽巖遺址的留存告訴我們,人和自然最好的關系就是和諧共生,。從“活下去”到“活起來”,萬壽巖是八閩大地的萬壽巖,,更是萬里神州的萬壽巖,。 萬壽巖遺址記錄著中華文明的遠古記憶。如果萬壽巖遺址毀于多變的喀斯特地貌,,成為人類長河中被自然毀棄的存在,,我們或能接受;而如果毀于我們自己過度開發(fā)之手,,那一定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從當地村民開始,無數人為了萬壽巖遺址保護開始了近三十年的鼓與呼,。人們最初的出發(fā)點是非常質樸的——村民們所關心的并非“我們從哪里來”的哲學終極問題,,他們“擔心礦山的開采會讓歷史悠久的萬壽巖消失”。正是這種厚植于國人的樸素“根”意識徹底叩開了萬壽巖遺址真正的幸運之門,。 萬壽巖遺址訴說著文物保護的戰(zhàn)略遠見,。2000年1月,,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同志作出批示,明確提出整體保護萬壽巖遺址的4點意見,,并強調:“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作為不可再生的珍貴文物資源,,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后代子孫,,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能為了謀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壞全社會和后代的利益,。”言簡意賅,,一錘定音,,萬壽巖遺址徹底“從炸藥下搶救了下來”。二十年后再回望這份批示,,可以清楚地看到背后真正的含義:萬壽巖遺址等文物資源,,是不可復制的歷史絕響,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富礦,。今天,,這樣的理念漸漸成為國家治理的共識?!昂纹湫乙病钡娜f壽巖遺址,,在世紀之交才得以延續(xù)它的幸運。 值得一說的是,,此后的二十年,,三明市先后完成了地方立法、遺址展示,、遺址博物館建設,、環(huán)境整治等工作。在萬壽巖遺址保護和開發(fā)的同時,,三明市還特地將當年礦產開采的遺址一并保留了下來,,這當是最好的反思和警示。至此,,萬壽巖遺址再無傾覆和被毀之憂,。留住歷史根脈、傳承中華文明,,留住文化之根,、守住歷史之脈,萬壽巖遺址大概就是中國歷史遺存保護的成功樣本,。 “北有周口店,,南有萬壽巖?!比f壽巖遺址,,這個“搶救回來的史前家園”,,照見我們向前的初心,為我們逐夢筑夢聚力凝魂?。ㄊY洪鈺)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