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擺正心態(tài)再來談教育
2017-08-18 10:13:0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每逢寒暑假,,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總免不了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融合學與游的海外游學,,動輒幾萬,,也抵擋不住家長攜孩子出游的熱情,,“花了錢心疼得不踏實,不花錢對不起孩子更不踏實”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心理,;清華,、北大等高校成了北京熱門的“旅游景點”,為讓孩子領略一番名校的氣質,,不惜花錢請所謂的“狀元”帶游,。各類培優(yōu)班、興趣班更是火得一塌糊涂,。家長一邊心疼地喊著“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的暑假”,,一邊拉著孩子奔赴于教育輔導的戰(zhàn)場,。 無論是抱著“別人去了,我們也得去”的想法,,不顧自身條件盲目跟風,,還是基于家長認為的客觀必要,盡其所能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都可以一窺家長對孩子教育問題的焦灼心態(tài),。帶著孩子去感受一下名校的風景,陪著孩子去親近一下國外的世界,,就可以提升孩子學習的能力,,激發(fā)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想必不少家長都心知肚明,。帶孩子參加這些教育項目時,,家長有無認真地進行思量,或是當前迫切需要正視的一個問題,。 這種焦慮心態(tài)的固化和不斷升級,,成因固然是很復雜的。每逢高考,,地方和媒體對狀元光環(huán)的過分推崇,;每逢假期,教育機構對培訓功效的大肆渲染……但凡與教育沾上邊的負面或正面的新聞,,總能成為輿論聚焦的話題,。對于普遍接受網絡熏陶的新一代父母而言,幾乎無時無刻都身處于“要重視孩子教育”的氛圍中,,這自然就會疊加和鞏固促使他們投資下一代教育的印象,。訴諸于現(xiàn)實,就是可能顧不上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未來規(guī)劃,,也顧不上考察參加這些新奇項目的實際效果,,只是拼盡所有去為孩子爭搶一個“有限”或“難得”的名額。 就最近依然火熱的海外游學而言,,部分家長選擇報名參加,,居然是擔心孩子享受不到國內的優(yōu)質資源,而為以后出國留學提前做準備,。根本不顧孩子的理解能力和獨立意識能否勝任獨自游學的要求,,最后花重金換來的,可能只是“到國外一游”,,除了走出去,,啥也沒有學回來。這種“提前”為孩子做打算的心理,,在中國家長眼里是較為普遍的,,且在許多問題上都有體現(xiàn)。一個關鍵的問題在于,,在利益的驅動下,,相關的市場還沒有受到有力的約束和監(jiān)管,更缺少配套的評價體系,。如果家長一味認為,,“貴的就是好的”,那么很容易被“利益產業(yè)鏈”的邏輯所捕獲,。其間損失的恐怕不僅是金錢和時間,,還可能對孩子的價值觀念產生誤導。 如果心態(tài)無法平和,,甚至出現(xiàn)偏離,,寄望于孩子從形形色色的教育市場中汲取營養(yǎng)就無從談起。家長擁有怎樣的心態(tài),,往往直接決定著會帶領孩子走哪條路,。雖然難以評估凡此種種,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何種有形與無形的影響,,但正是這樣才更需要秉持謹慎的態(tài)度,。教育是一項兼容并蓄的事業(yè),借鑒他人之長,,可以補自己之短,。但不能盲目或浮躁地趨之若鶩。那樣既難見實效,,也會逐漸喪失對國內教育的信心,。 古人說,“游學博聞,,蓋謂其因游學所以能博聞也”,。不論是游學國內名校,還是海外游學,,家長的心態(tài)至關重要,。當一切選擇的前提都回歸于教育本意,才能在增廣見聞中找到教育自信,,亦才能讓孩子真正有所獲,。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