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一部驚心動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這次舉世無雙的軍事遠征,不僅為挽救黨和紅軍、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更錘煉熔鑄出偉大的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創(chuàng)造了不朽的精神財富,。這種長征精神雖然已經過去了80年,,但紅軍精神對今天我們走好“民族復興”的新長征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第一,,長征精神仍然是當今我們實現(xiàn)中國夢的精神力量,。在新中國誕生前夕,毛澤東說:“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痹谛碌臍v史時期之初,,黨中央把建設一個現(xiàn)代化社會主義強國的歷史任務,形象地稱作“新長征”,。我們今天依然奮進在新長征的征途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使社會主義中國發(fā)展和富強起來,,為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這是現(xiàn)階段的歷史任務,。比起80年前的那段遠征,,“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 今日之中國,正發(fā)生著更加廣泛而深刻的大變革,、大變動,、大變化。我們面臨的發(fā)展機遇嚴峻挑戰(zhàn)都是前所未有的,。走在新長征路上,,我們仍然需要繼承和發(fā)揚當年紅軍長征的精神,把長征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變成推動我們各項事業(yè)前進的巨大力量,。紅軍長征的路是艱苦的,、漫長的;新長征的路會更艱苦,、更漫長,。因此,我們回憶長征,、紀念長征,,就是要更好地繼承和弘揚紅軍長征精神,把紅軍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下去,,萬眾一心,、艱苦奮斗,爭取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長征”的勝利,。 第二,,長征精神仍然是我們今天需要堅持的理想信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革開放和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鍵時期,,西方敵對勢力竭力對我國推行“西化”、“分化”政策,,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沉渣也趁機泛起。一些同志面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產生了種種困惑,失去了當初的理想信念,,迷失了前進的方向,。有的人只圖眼前利益,,一切向錢看,;有的人缺乏遠大理想,意志消沉,,得過且過。這些思想和認識,,無論對于個人的成長進步,,還是對社會主義事業(yè),、共產主義事業(yè)都是十分有害的,。 理想信念是人們的一種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柱,是支持和鼓舞人們戰(zhàn)勝各種艱難險阻的根本動力,,是規(guī)范人們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的一種信念,,也是團結人民、凝聚軍心的思想武器,。毛主席早就說過,,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這個精神就是馬克思主義,,就是社會主義理想和信念,就是為此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因此,,我們要認真學習長征精神,,以堅定的信念為引導,,干好本職工作,練就真實本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接好紅軍的班,,繼續(xù)革命先烈的共產主義大業(yè)。 第三,,長征精神仍然是我們今天再造民族輝煌的精神圖騰。對于用血肉鋪就兩萬五千里征程的政黨和軍隊來說,,長征已經永遠地融入了他們的生命,。長征精神集中體現(xiàn)了黨和紅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是中國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全面展示,。在中華民族精神史冊上,長征更導引出一幅幅蕩氣回腸的壯麗畫卷,。中華民族的歷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部長征史,。而兩萬五千里征程展示的意志和力量,生動體現(xiàn)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路標,,仍然是我們今天再造民族輝煌的精神圖騰。 長征之后,,歷史翻開了一頁又一頁,。從紅軍1934年被迫撤離中央蘇區(qū),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長征把中國這段扭轉乾坤的歷史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成為中華民族復興史上的偉大轉折。進而讓一個歷經艱難的古老民族終于完成了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踏上了追趕現(xiàn)代化的征程,;也使一個歷經劫難的東方大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影響了世界的格局,。 2016年7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時說,紅軍長征勝利創(chuàng)造了中外歷史的奇跡,。習近平還說,,這次專程來到這里,就是緬懷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征路。今天是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新長征,。我們這一代人要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塑造了長征精神,,今天我們要走好長征路,,需要發(fā)揮長征精神,。 李大光 國防大學教授 |
相關閱讀:
- [ 10-19]李洪峰:論長征和長征精神
- [ 10-19]公方彬:長征——需要回答的六個疑問
- [ 10-19]莆田市舉行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歌詠比賽
- [ 10-19]長征精神的五大要素和時代價值
- [ 10-19]“你不可不知的長征知識”系列圖解(3):六次重要會議挽救黨和紅軍
- [ 10-19]解辛平:長征,向著民族復興偉大夢想進發(fā)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