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紀念日。崢嶸歲月,,如歌情懷,,在近百年的奮斗歷程中,我們黨領導人民取得了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書寫了壯麗多彩的歷史畫卷,,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深入研究黨的歷史,,認真學習黨的歷史,,全面宣傳黨的歷史,充分發(fā)揮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是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的“必修課”,。為此,黨史版特開辦“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欄目,,與廣大讀者一起深入了解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歷程,,領會黨作出的理論創(chuàng)新,繼承弘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汲取推動我們奮進的智慧和力量,。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各級黨組織都正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習和重溫黨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敝袊伯a黨是一個偉大的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歷史是黨的根,、黨的魂,學好黨的歷史,,我們才能知史愛黨,、知史興國,永遠跟黨走,,堅定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決心和信心,。當前,學習黨的歷史,,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好這樣幾個重大問題,。
一、正確認識和把握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必要性
中國共產黨誕生于風雨如晦,、災難深重的舊中國,,它一誕生就肩負起了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兩大歷史任務,。在這兩大歷史任務中,前一個歷史任務是實現(xiàn)后一個歷史任務的前提和基礎,,后一個歷史任務是前一個歷史任務的發(fā)展趨勢和必然結果,。
對辛亥革命怎么看?對我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怎么看,?在一個時期里,,有人鼓吹所謂“告別革命”論,他們反對一切革命,,認為革命在歷史上只起破壞作用,,阻礙了中國社會歷史的發(fā)展和現(xiàn)代化的進程。他們的所謂論據是,,中國近代以來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在中國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而搞現(xiàn)代化就不應該搞革命,革命要流血犧牲,,就會影響發(fā)展和建設,,就會耽誤中國現(xiàn)代化的進程,,偏離“以英美為師”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歷史軌跡。
這里,,實際上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怎樣看待革命與現(xiàn)代化的關系,?在中國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能不能搞改良,改良的道路能不能走得通,?革命為什么會發(fā)生,?革命對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起什么作用?歷史是已經發(fā)生了的事情,,歷史不可以假設,,也不能任意選擇。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歷史之所以漸次出現(xiàn)和發(fā)生洋務運動,、太平天國起義、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是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使然。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失敗,,告訴我們改良的道路在中國走不通。
那么,,革命為什么會發(fā)生,,它是不是人們主觀意志的產物呢?歷史的回答是否定的,。列寧指出:“在馬克思主義者看來,,毫無疑問,沒有革命形勢,,就不可能發(fā)生革命,,而且并不是任何革命形勢都會引起革命?!薄皼]有這些不僅不以各個集團和政黨的意志,、而且也不以各個階級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變化,革命通常是不可能的,?!币簿褪钦f,革命的發(fā)生要有一定的主客觀條件,,不是隨意發(fā)生的,。辛亥革命的發(fā)生、我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fā)生都有其客觀的形勢和歷史的必然性。改良失敗了,,人們就選擇了革命,;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了,人們就選擇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這就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邏輯,。孫中山投身革命前,,想嘗試推動清政府實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上書李鴻章,,希望破滅后才組織了興中會,。毛澤東早年曾呼吁用溫和的方法進行社會變革,后來他改變了想法,,提出“我看俄國式的革命,,是無可如何的山窮水盡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個變計,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棄而不采,,單要采這個恐怖的方法,。”
不可否認,,革命往往以暴力的形式,,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打破原有的社會秩序,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對人們和社會的沖擊和震動比較大,。但是,正像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敝挥羞M行革命才能掃除中國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障礙,為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開辟前進的道路,,為現(xiàn)代化的實現(xiàn)提供前提和條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所不懈追求的夢想,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獲得的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xiàn)中國的現(xiàn)代化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二,、正確認識和把握黨的歷史發(fā)展中經歷的曲折和失誤
中國共產黨走過了95年的光輝歷程。歷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奮斗中造就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又造就了新的歷史輝煌,。95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完善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三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后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境地,不可逆轉地開啟了當代中國沿著社會主義道路走向現(xiàn)代化,、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在95年的歷史中,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的成就與進步偉大輝煌,,經歷的困難與風險也世所罕見,。我們黨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曾經歷過多次曲折,也出現(xiàn)過多次失誤,。如何認識和看待黨的歷史上的這些曲折和失誤,?由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先后是在北洋軍閥和國民黨的統(tǒng)治下,,我們黨比較弱小,,黨在失敗后,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取得了土地革命戰(zhàn)爭和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所以,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兩次大的曲折和失誤爭議問題不大也不多,。而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兩次大的曲折和失誤,,由于我們黨成為執(zhí)政黨,是黨在全國執(zhí)政的條件下發(fā)生的,,所以,,就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說法和看法。有的人借口這個時期黨在探索中所出現(xiàn)的曲折和失誤,,把新中國成立后的這一段歷史說得一團漆黑,、一無是處,這是不對的,,因為這不符合歷史事實,。但另一方面,對曲折和失誤也要敢于面對,,如果不正視這些錯誤,,不認真地研究這些錯誤,,不從錯誤中得到經驗教訓,也是完全錯誤的,。正確認識和把握歷史,,應把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放到其所處的時代和社會歷史條件下去分析、去評價,,實事求是,,既不拔高,也不苛求,。要歷史地看,,全面地看,發(fā)展地看,,辯證地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馬克思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人要學會走路,,也得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才能學會走路,。”胡繩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一書中曾這樣說:“沒有一個黨是不犯錯誤的,,重要的問題是能否從錯誤中學習,,取得教訓。既要從自己所犯的錯誤中學習,,也要從別人所犯的錯誤中學習,。自己所犯的錯誤往往是更好的教科書。犯大錯誤當然是很壞的事情,,但是由于在大錯誤中反映的問題往往特別深刻,,這個教科書也就特別值得認真學習。錯誤能夠成為正確的先導,,但不是無條件地成為正確的先導,。關鍵在于要善于總結經驗?!彼恼撌鍪鞘志俸陀幸姷氐?。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順利實現(xiàn)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偉大轉折,,之后,,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成功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黨全面深刻地總結和汲取了歷史上的經驗教訓,,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經驗教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正是從這段歷史中得出了重要的歷史結論: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經濟,、社會政策不行,從而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改革開放之路,,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從黨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黨多次犯過錯誤,,但它絕不忽略和掩蓋錯誤,,而是敢于正視和糾正錯誤,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自己糾正自己的錯誤,。
三,、正確認識和把握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
中國共產黨的95年,分為三個歷史時期,,即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28年,,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29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至今已有38年,。黨的三個時期的歷史,,雖然具體內容各不相同,但是,,它們的主流和本質是一致的,,主題和主線是一脈相承的。黨的歷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一個時期以來,,在社會上出現(xiàn)了兩種做法,流行著兩種傾向性的觀點,,它們把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歷史與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歷史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各執(zhí)一端,,或者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來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或者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來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這種做法和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
如何正確認識和把握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深刻闡述了這個問題,。他說:“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lián)系又有重大區(qū)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chuàng)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的,。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來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這就為我們正確認識黨的各個歷史時期的相互關系,,特別是把握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歷史的關系提供了正確指導和基本遵循,。
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我以為要把握好這樣幾個問題:一是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是“相互聯(lián)系”的,,這里所說的聯(lián)系并不只是時間上的延續(xù)和順延,,而是在堅持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方向、基本制度,、根本任務,、奮斗目標基礎上的聯(lián)系,,不能將這兩個歷史時期對立起來,、割裂開來。二是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是有“重大區(qū)別”的,,它們的重大區(qū)別在改革開放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chuàng)上、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也包括在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的內外條件和實踐基礎上,。前一個歷史時期沒有進行改革開放,,后一個歷史時期進行了改革開放;前一個歷史時期為后一個歷史時期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后一個歷史時期是對前一個歷史時期實踐探索的堅持,、完善和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兩個歷史時期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和實際工作有很大差別,。三是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相互不能“否定”,,對在前一個歷史時期中發(fā)生的“文化大革命”運動要徹底否定,但是,,要把“文化大革命”運動與“文化大革命”歷史時期區(qū)分開來,,這是兩個不同的范疇。前一個范疇指的是一場政治運動,,后一個范疇指的是一段內涵更豐富,、范圍更廣大的歷史。
歷史不能割斷,,也是割不斷的,。強調兩個不能否定,就是要把這兩個歷史時期放到歷史長河中,,特別是要放到黨的95年歷史中去觀察和把握,。既要注重分析前一個歷史時期為后一個歷史時期提供了什么,又要注重分析后一個歷史時期從前一個歷史時期揚棄或者撥正了什么,。這樣我們才能正確認識各個歷史時期在探索,、開創(chuàng)、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程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尊重歷史,,敬畏歷史,珍愛歷史,,捍衛(wèi)歷史,,從黨的歷史的學習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從而堅定不移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
(曲青山,,作者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