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一則“最心酸兒童節(jié)禮物——母親偷雞腿給生病的女兒”的新聞,,讓36歲的山東人劉燕成為焦點人物,。報道刊發(fā)兩小時內,來自各地的愛心捐款超過30萬元,,一天后,劉燕患有腎病綜合征的女兒大麗(化名)住進了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接受全面治療?!扒笄竽銈儼盐覀兊氖孪蛎襟w報道?!蓖谶@家醫(yī)院的內科52病區(qū),,王玉琴用渴望的眼神看著記者。這位來自安徽農村的母親和劉燕一樣,,有兩個患嚴重腎病的女兒,。 福禍所倚??峙庐斒氯艘搽y以預見,,偷盜的“丑聞”結果卻成為轉折的契機,偷盜新聞很快讓自己“苦難的現(xiàn)實”被曝光,,并獲得了最大化的社會同情,,短短兩小時就收獲愛心捐款30萬元,確實緩解了燃眉之急,,也讓同病房的病友“羨慕忌妒恨”,,央求記者對外報道,也讓自己獲得“偷雞腿媽媽”同等的待遇,。 不過,,若沒有悲情的故事渲染,即便媒體報道了,,也未必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捐款,。偷盜本是不齒的行徑,在道德上理應受到譴責,不過卻因為“迫不得已”的悲情,,而獲得了泛濫的同情,,這樣的結果,表面上看是社會愛心的強大,,理應為此感到欣慰,,然而卻暴露出社會道德的稚嫩與社會公眾的不成熟,并由此造成了倫理道德的分裂,。有強大的愛心表達和救助能力本是社會之善,,不過若是其無以成為對惡的懲戒,甚至淪為助惡的推手,,由此也意味著社會自凈力的退化,。 很多人質疑,偷雞腿的獲捐,,老實本分的無人問津,,這在誘導人偏離道德軌道。現(xiàn)實中,,“偷盜者獲捐款”的行為并不鮮見,,并由此產生了影響力極大的示范效應。一些人為了獲得外界的捐款,,而采取各種方式“制造故事”,,上演著各式各樣刻意編造的“行為藝術”,有抱女跑行千米的,,有自充沙包讓人打的,,有出賣余生謀求捐助的,也有擺攤湊款治病的,,但無論是勵志型,,還是悲情型,抑或苦難型的,,其意只有一個,,即達到新聞宣傳的“新奇性”,并最大化博得社會的同情,。 社會捐贈固然強大,,不過卻很容易被人利用,其效率也會面臨極大的考驗,。更重要的是,,其天然的無序性,可能會天然制造倫理的分裂和價值的異化,,并由此產生新的社會不公,?!巴惦u腿”的行為有再充足的理由,也無法在道德上立足,。其固然有接受捐贈的天然權利,,不過卻不能以“偷盜”作為獲利的引子,否則就背離了道德扶助的本意,。當其他人都紛紛效仿,,才是社會道德的最大危機。 “求求報道我們吧”的呼喚,,又何嘗不是一種基于現(xiàn)實的不滿,。要避免民間無序捐贈造成的倫理分裂,實現(xiàn)捐贈的專業(yè)化和組織化,,才是最為重要的出路,。一方面,要把偷盜行為與獲得救助分開處理,,而不是相互聯(lián)系。偷盜行為該付出的代價不可減少,,而獲得救助也要有“量的審查”,,既要有個體的針對性,又要兼顧其他人的利益,。另一方面,,愛心的表達和實現(xiàn)應適可而止,不應當泛濫成災,,否則對受助對象是種負擔,,對其他人也是種災難。尤其是,,當激發(fā)愛心的動力不再是基于事實本身而是故事演繹,,那么越是悲情往往就越虛假。 相關醫(yī)務人員認為,,愛心是好事,,關鍵是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兒童醫(yī)保政策和有關愛心救助基金,?;趯Υ壬茩C構的不信任,公眾往往熱衷于“自行其是”,。問題在于,,若沒有完善的把關和審查程序,并輔以糾錯和干預機制,,那么個體的愛心表達就往往會陷入無序,,并人為制造價值的異化和倫理的分裂,,善的表達卻成為惡的起源,最終帶來社會階層的割裂,。如此風險之下,,讓愛心表達更有專業(yè)性,讓捐贈行為更為合理化,,不失為“偷雞腿媽媽”收捐款所帶來的社會思考,。 |
相關閱讀:
- [ 06-03]新華社評"偷雞腿媽媽"事件:偷竊違法 互助光榮
- [ 08-26]“一只雞腿被稅費吃掉”不利食在廣州
- [ 05-03]很遺憾,短期內恐怕還是會“堵”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