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自行車,、街頭圖書館,、電話亭,、告示欄……設立這些公共設施的目的在于鼓勵公眾使用,增強社會整體公共利益,。應讓公共設施告別華而不實,回歸成以人為本的實用工具,,讓大家愿用,、敢用、用得起】 最近,,北京大興的王女士因為丟失了租賃的公共自行車,,被告知要賠償1070元,她認為這價格貴得有些離譜,。不少網友也表示,,如此天價自行車,實在丟不起,,以后只能打消租公共自行車出行的念頭,。 相比全國許多地方,北京的自行車還真不能算“天價”,。去年初,,就有媒體曝出安徽阜陽花費6488萬元采購6500輛自行車及配套服務,每輛自行車總成本達到9981元,。雖然阜陽方面稱政府采購合法合規(guī),,采購費用還包括相關配套設施和人工管理費用的支出,但卻有網友算了一筆賬:按阜陽市區(qū)人口90萬計算,,若是拿出這筆錢來買自行車,,足夠每家配一輛了,還需要政府興師動眾地鼓勵大家來租用自行車嗎,? 近年來,,為鼓勵綠色出行,很多城市采購大批公共自行車,。但動輒上億元的投入,,讓公共自行車運行使用成本居高不下,全國不少城市都遭遇了市民對公共自行車避而遠之的尷尬,。 高價自行車還帶來了使用中的諸多不便,,比如很多城市規(guī)定,使用公共自行車先要交三四百元的押金,,這基本相當于居民購買普通自行車的支出,;自行車運營費用居高不下,受損自行車卻長期無錢修理,整個租車體系癱瘓,;公共自行車價格雖高,,防盜系統(tǒng)卻馬馬虎虎,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的作案目標,,盜竊后拆解零件牟利,。 公共設施的建設資金說到底是取之于民,應該“只買對的,,不買貴的”,,以實用、方便為準則,。因此,,是否需要這么高級的公共租賃自行車,本身就值得討論,。如果因為公共設施過于豪華,,讓人望而卻步,那最終的使用效果會與政策初衷南轅北轍——由于使用成本昂貴導致乏人問津,,公共自行車政策所追求的綠色,、環(huán)保、便利等公共利益難以實現(xiàn),。 事實上,,公共設施由于華而不實影響使用的情況并不鮮見,北京的街頭自助圖書館,,就曾因為投入大,、利用率低、書籍質量不高,,受到廣泛質疑,。因為有先進的電腦管理和自助取借功能,一臺“圖書館”的購買成本近40萬元,,每年還要支出造價10%的維護費用,卻僅能存放400冊圖書,,加之更新緩慢,、操作復雜、故障頻發(fā)等原因,,更讓普通百姓敬而遠之,,平均每臺每天只能借出4本書,而這種自助圖書館低使用率在全國已成普遍現(xiàn)象,。 相比之下,,美國紐約的街頭圖書館卻沒有那么高大上,僅僅是一個封閉的鐵質書架,不收取任何費用,,只規(guī)定借閱一本必須同時歸還一本,,在下雨天,還可以供行人避雨,,廣受市民歡迎,。 如何降低公共設施運行成本,讓百姓輕松地享受公共服務,? 一方面,,可以嘗試改政府直接購買設施為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將原來的政府直接投入按照公共設施使用頻次補貼給運營者或使用者,,到底采購多貴的公共設施交給市場決定,。如此,既可防止公共采購“只買貴的”,,提高財政補貼使用效率,,也能讓百姓享受到更為實惠的產品與服務。參與運營的企業(yè)為了平衡“客戶需求”與“成本控制”,,自然會重視性價比的問題,,主動提供適合大多數(shù)公眾需求的公共產品。 另一方面,,應完善公共設施管理和運行機制,。同樣是在北京,朝陽區(qū)因為引入了保險賠償機制,,發(fā)生公共自行車丟失時,,使用者只需要賠償400元即可,避免了單個使用者負擔過重,,實現(xiàn)了公共產品與服務的良性循環(huán),。 此外,公共設施的建設要因地制宜,、動態(tài)調整,。比如一些山地為主的城市,就不宜盲目跟風發(fā)展公共自行車,,而應繼續(xù)加大公交車和軌道交通發(fā)展力度,。如今,手機使用已經很普遍了,,可不少城市大街小巷還是公共電話亭林立,,利用率很低、維護成本很高,。應根據(jù)社會需要調整運行策略,,將電話亭改建為有特色的公共信息亭,提高公共資源使用效率。 一句話,,公共設施跟咱普通百姓最“親密”,,只有實用的才是最好的,告別高大上的“街頭裝飾”,,回歸成以人為本的實用工具,,大家才愿用、敢用,、用得起,。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