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護士節(jié)。各地都在表彰“最美護士”,、開展關愛活動,,而朋友圈里的護士朋友也將毫無懸念地收獲滿屏祝福,。在這個節(jié)日,我們除了向“白衣天使”們致敬,、點贊,,還能做點什么呢? 我們可以聽他們吐吐槽,。關于護士的心酸,,很多人都有所耳聞,但除非親身經歷,,否則也很難感同身受,。日前,本報記者走近養(yǎng)老護理員,,了解廣州失智失能老人背后的護理員生活,,發(fā)現其工作繁重、挨打挨罵,、不被理解等情況,,讀起來令人心酸。 他們的日常,,也是護士群體的一個縮影,。熟悉這個行業(yè)的人會知道,她們的心塞至少有三個層面。一是身體上工作強度大,,忙起來顧不上喝水,、上不了廁所、餓著肚子加班,,再加上工作時間“奇葩”,時常晝夜顛倒,,平時連約會都沒空,,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二是精神高度緊張,,還容易遭受屈辱,,他們大都受過辱罵,而病人是顧客,、顧客是上帝,,打不還口、罵不還手是“基本素質”,。有護士朋友曾吐槽,,很多同事內分泌失調、脾氣不好,、老得快,,連相親都被嫌棄。三是都這樣了,,竟然待遇還不高,。收入少,假期可遇而不可求,,以至于有人“咆哮”千萬別當護士,,有人工作4年一千次想轉行…… 為什么會這樣?除了呼吁理解之外,,我們不妨給他們看看“病”,。首先,超負荷工作源于“床護比”不達標,。根據規(guī)定,,醫(yī)療機構病床與護士的配備比例不得低于1:0.4,然而很多醫(yī)院1個護士不是護理2.5個床位,,而是10個左右,,1:0.4仍是一個難以落實的“參考標準”。更進一步,,為什么不達標,?因為不少醫(yī)院“重醫(yī)療,輕護理”,,有的科室采取獨立經濟核算,,護士帶不來直接效益,,只賠不賺,因此“減員”以節(jié)約成本,、增加利潤,。 其次是待遇問題。進醫(yī)院,,導醫(yī)是護士,,打針的是護士,護理照顧的也是護士,。他們人數眾多,,不過在統(tǒng)一的護士服下卻貼著不同的身份標簽,有的是事業(yè)編制,,有的屬合同工,,此外還有臨時工、實習護士等,,大家同工不同酬,,待遇有天壤之別…… 說起來,這些問題已經屬于老毛病,,而護士缺口也已經存在了很多年,。以前文提到的養(yǎng)老護理員而言,全國至少有500萬的人才缺口,,僅廣東省就缺30萬人,。而除了總量不足,人才流失也很嚴重,,其他行業(yè)充滿誘惑,,而其他國家也開始“挖墻腳”! 所以,,在護士節(jié),,我們除了關注、致敬,,更應該反思,、警醒。對于護士的“職業(yè)病”,,要多管齊下,、綜合“治療”。比如醫(yī)院提高工資薪酬,,增加職業(yè)魅力,;增加護士數量,讓“床護比”達到法定標準,降低工作負荷,;社會推進醫(yī)療體制改革,,從根本上改變困境等等。不論怎樣,,對護士朋友而言,,節(jié)日最好的打開方式是為他們“謀福利”。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