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3月24日電 題:“貧困摘帽”要經得起歷史檢驗 新華社記者甘泉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二次會議日前審議通過《關于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會議強調,,要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建立貧困戶脫貧認定機制,,制定嚴格規(guī)范透明的貧困縣退出標準程序核查辦法,。要實事求是,嚴格評估,,用經得起檢驗的摘帽標準來衡量驗收,,注重脫貧質量和可持續(xù)性。要堅持正向激勵,,留出緩沖期,,在一定時間內繼續(xù)實行扶持政策。 貧困退出機制是脫貧攻堅重要的內容,?!柏毨д薄币⌒庞诿?,必須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經得起群眾的檢驗,。 當前,,基層扶貧一線干部轉變作風,深入貧困角落“精準滴灌”,,切實提高了扶貧的針對性,。但在一些地方的實踐中發(fā)現,擺脫貧困狀態(tài)并未固化,,在一定時期往往還很脆弱,。尤其是面對自然災害、因病因殘等情況,,“苦心幫扶幾十年,,一夜回到扶貧前”確實存在。此外,,對“數字脫貧”,、“算賬脫貧”等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痼疾要高度警惕,。 “貧困摘帽”的成效需用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標準來驗收,。這有賴于扶貧干部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見實效,。脫貧工作做得好不好,要同群眾一起算賬,,既算好貧困家庭當前的“收入賬”,,也要算好生產生活的“支出賬”,更要算好未來的“可預期收入賬”,,以更全面的標準實現更高質量脫貧,。實踐證明,只有“走心”的精準脫貧,,才能贏得群眾的喝彩,。 充分考慮到我國脫貧攻堅的艱巨性,對一些貧困縣“摘帽”脫貧不妨“扶上馬后送一程”,。對“脫貧不愿摘帽”的怪現象,有的地區(qū)實行“摘帽不摘政策”,。例如,,對實現脫貧縣或扶貧工作有進步的縣給予資金項目獎勵,給貧困縣“摘帽”吃下“定心丸”,。在一些生態(tài)脆弱地區(qū)的貧困縣配套相應政策,,降低GDP在考核中的比重,,引導貧困縣把工作重點用在關注民生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上面。通過正向激勵,,留出緩沖期,,讓“貧困摘帽”更符合地方實際。 “貧困摘帽”取信于民,,需用好第三方評估制度,,發(fā)揮社會監(jiān)督和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一些地方在扶貧開發(fā)工作成效考核方面,,邀請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對脫貧攻堅政策落實和相關工作進行評估,,值得借鑒,。在具體操作中,針對當前貧困戶退出存在操作不規(guī)范,、村干部決定權過大等問題,,還應盡快研究完善群眾有效參與機制,充分尊重貧困戶的知情權,。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讓7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就是要實現困難群眾生活“質變”飛躍,。盡管任務艱巨,但只要我們發(fā)揚實事求是精神,,實施好精準扶貧方略,,就一定能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zhàn),力爭不讓一個貧困地區(qū),、一個貧困群眾掉隊,。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