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亭“管減不管增”是一種文化短視
2016-03-03 19:02:4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在不少城市,報刊亭的經營維艱,、日趨萎縮,,固然揭示了這一行業(yè)在互聯網時代的轉型之困,但也與某些地方在具體對待上“管減不管增”,,甚至任其“自生自滅”的消極管理不無干系,。過去,報刊亭曾是一道時髦而又緊俏的城市風景線,。而如今,,許多報刊亭卻往往動輒被以占道擾民、有礙觀瞻等名義拆除,,或被挪到偏僻小巷慘淡經營,;至于想要增設新的網點,就更可能連具體負責的審批部門也難找了,。 時移世易,,城市報刊亭的生存發(fā)展,當然也應考慮到“花無百日紅”,。不過,,無論是市民百姓,還是專家學者,,卻都有著相似的看法,,“城市需要報刊亭,它是一種城市文化的象征,,如果沒有報刊亭會覺得這個城市少了點韻味,,一個地方的人文素質,也需要通過它來折射與彰顯,?!彼裕瑢Τ鞘袌罂さ摹肮軠p不管增”,,就不僅是一種管理的偷懶,,其實也映襯了一種“文化的短視”,。 隨著公民出國旅游的不斷增多,現在我們已經越來越羨慕于這樣的一種“異國風景”:溫暖和煦的陽光下,,市民在街邊慵懶地坐著,,翻閱著報刊,品嘗著咖啡……的確,,一個城市應滿足不同層次的閱讀人群的需求,,不能將作為文化重要載體的報刊亭邊緣化,甚至變得與居民無關,。故而,,有關部門理應把它作為文化大繁榮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來抓,將其列入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規(guī)劃,,研究制定有效的扶持策略,,協調解決報刊亭建設中各部門多頭管理問題。 在局部地區(qū)和一定范圍,,對城市報刊亭的“管減不管增”,,看起來是在冠冕堂皇地“整治占道經營”、“美化城市環(huán)境”,,而事實上,,卻未必不是缺乏文化意識和文化包容的權力蠻干。一邊是城市報刊亭的“有減無增”,、漸趨沒落,,一邊卻是我國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的乏善可陳。如果再不真正重視報刊亭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認識其在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并著力給予一定的傾斜政策,使之與時俱進地承擔更多的便民服務功能,,那么,諸如“報亭從業(yè)人員對行業(yè)前景的絕望,,就像曾經的打字員與Call臺傳呼員,,這是一個即將消失職業(yè)”的預言,也許真將很快會一語成讖,。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