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縣原縣委書記邊飛受賄、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濫用職權一案日前在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判處邊飛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邊飛曾任三個縣的縣委書記,干出過不俗的政績,。邊飛在被查后懺悔,,自己在縣委書記的位子上坐久了,感覺工作干得不錯,,但一直沒有得到提拔,,心態(tài)開始失衡,從第二任縣委書記開始,,就只想著怎么多掙錢了,。
去除“不能升官就撈錢”的為官哲學
盛翔
所謂“為官發(fā)財,應當兩道”,,如果覺得當官不合算,,完全可以辭職去經(jīng)商,,但千萬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fā)財——這原本只是一個簡單的道理,但在現(xiàn)實中,,某些官員卻有另外的解讀:要么升官,,要么撈錢,既然不能升官那就只好撈錢,。新聞中的邊飛連著干了三個縣的縣委書記,,自認自己的政績不錯,卻一直得不到提拔,,始終不能“當市領導”,,于是退而求其次,開始大肆撈錢,。不得不說,,有他這種想法的基層官員,恐怕不在少數(shù),。
我注意到,,很多網(wǎng)友對邊飛的選擇表示了理解?!斑咃w在第一任上干的那么好,,為什么不能得到提拔?考核機制是什么,?到底誰得到了提拔,,為什么?是不是因為邊飛那時基本沒收錢,,所以沒錢往上送,?”類似的網(wǎng)友言論還有很多,核心意思只有一個:提拔機制的不健全,,讓干得好的不如送得多的,,讓政績好的不如關系硬的。這種現(xiàn)象是否存在,?當然存在,。事實上,用人機制的“人治化”從來就是一個大問題,,權力說了算的用人機制必須受到約束和規(guī)范,。但是具體到個案,未受重用真的可以被解釋成貪腐理由嗎,?
首先,,人的欲求是不會輕易得到滿足的。就像有網(wǎng)友說的,“當了縣長又想當市長,,當了市長又想當省長,,有十萬想一百萬,有一百萬想一千萬,。這樣的官你永遠都無法滿足他,,成為貪官也是必然的?!逼浯?,“不能升官就撈錢”的狡辯邏輯里,還有一個無法自圓其說的關鍵點:如果不能升官可以作為撈錢的理由,,那么,,假若如愿“當了市領導”,目的又能是為了什么,?豈不是為了更多更好地撈錢?這就涉及那個根本性的問題,,也就是:當官為了什么,?能否正確面對權力,首先必須回答好這個問題,。
誠然,,選擇考公務員,在很多人首先是一個謀生的手段,,與其他職業(yè)并無本質不同,。但是,既然選擇了這個道路,,就應該比別的職業(yè)更多一點理想基礎和責任意識,。用古時的話語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白薯”,,用現(xiàn)時的話語說,,當官要做“為人民服務的公仆”。無論如何,,“要么升官,,要么撈錢”的為官哲學絕對不能縱容。凡是“以錢為念”的人,,最好是選擇離開,,到商業(yè)社會中去滿足欲求;同樣,,凡是并非“立志做大事”而是“立志做大官”的,,也最好選擇離開,否則難免走火入魔。
“不能升官就撈錢”的官員自述,,之所以能被很多網(wǎng)友理解甚至肯定,,充分說明這樣的為官哲學在基層仍然大有生存土壤,邊飛的個案因此絕非只是個案,。當那些自覺仕途升遷無望的官員,,開始“只想著怎么多掙錢”,可怕的不只是一個縣委書記也動輒貪腐上億的數(shù)字,,而是一個地方因此失去的發(fā)展機遇,,以及那里的人民因此失去的美好生活。
“老惦記當更大的官”是官場職業(yè)病
王傳濤
河北大名縣原縣委書記邊飛貪腐上億元的新聞,,驚掉了許多小伙伴的下巴——原來一位縣處級領導干部,,竟然也是可以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實現(xiàn)“由小蒼蠅變成大老虎”的貪腐夢想的。
之前坊間和網(wǎng)絡上總說縣委書記實際就是“土皇帝”和“一方諸侯”,,這一說法,,在邊飛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證。在沒有有效約束機制的現(xiàn)實語境之下,,縣委書記這個掌握了除軍事外交之外所有權力的處級干部,,就是這么的囂張、跋扈和任性,。鄉(xiāng)黨委書記一次送40萬以求升官,;企業(yè)老板為了多讓縣委書記到本企業(yè)視察,一次就送數(shù)萬美金……這都讓我們看到了縣委書記這個角色是多么地容易發(fā)財致富,。
不過,,關于這位縣委書記的貪腐理由,卻讓我們感覺有些老調重彈——升官無望,,就轉向貪腐,。具體來說,就是邊飛認為自己有能力擔任市領導,,結果卻被平級調到另一個更加貧困的縣區(qū),,于是心理上漸漸失去了平衡,追求金錢利益也便成為其余生的職業(yè)目標,。對此,,筆者認為,這一理由雖然只是借口,,也屬老調重彈,,但放眼我國官場,“升遷不得”就轉而貪腐的現(xiàn)實卻也是常見現(xiàn)象,,甚至是普遍現(xiàn)象,。不得不說,,夢想升官已經(jīng)成為了不少官員的職業(yè)病。甚至于“59歲現(xiàn)象”也是這種職業(yè)病的變異,。
我國官場,,長期以來都有這樣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評價方式——升官。只有能夠升遷者,,才能被認為是有出息,、有作為,被平調一般都認為是組織并不重視自己的一個表象,。而且,,在許多領導干部的眼中,有一個時間表,,比如,,多少歲時能夠成為科級干部,就能在幾年之內成為處級干部,;多少歲時能夠成為處級干部,,就能在幾年之內成為廳級干部;到了廳級以及以上,,則會有更加嚴格的時間表……如果一位被傳“大有前途”的官員,,沒有嚴格按照升遷時間表被提升,則往往被認為失去了上級或組織的信任,,以至于會仕途失意。
雖然說縣委書記這一職位或角色,,在無數(shù)老百姓的意識中就是“偉大”的“父母官”,,而且也確實是地方上最大的官,但是對于仕途失意的縣委書記而言,,卻在心里有了另外的算盤:是升官,,還是發(fā)財?如果升官無望,,是不是應該能撈點就撈點,?
之所以老惦記自己要當市領導的事,究其原因是,,我們的官員尤其是地方“一把手”要員,,把人生的路向和評價標準看得過于單一,認為只有升官才是光耀門楣的光榮之事,,認為人生除了向上爬就再也沒有別的志向和樂趣了,。因此,如何讓我們的官員正視自己的角色,,擁有更加純潔和單一的職業(yè)規(guī)劃,,也應該是除了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加大反腐力度之外的另一改革目標。
而具體到縣委書記,,中央已經(jīng)給出了一個明確的定位,。習近平總書記在表彰全國優(yōu)秀縣委書記時強調,縣委書記“要從實際出發(fā),,帶領群眾一起做好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工作,,特別是要打好扶貧開發(fā)攻堅戰(zhàn),讓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边@個要求,,應該說并不高,而要做到這個要求,,卻并不容易,,這要求縣委書記們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定位從來不包括當市領導,,也不包括發(fā)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