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露二孩改革信息的為何又是“無名氏”
2015-07-23 08:53:4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單獨二孩”政策全面落地一年多后,生育政策有望在審慎評估的前提下,,再度適時調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記者透露,包括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在內的相關方面已經著手就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進行評估和推進,。上述人士表示,,如果推進順利,全面二孩政策最快可能在年內就開始實施,。(7月22日《第一財經日報》) 這篇報道又使用了“不愿透漏姓名人士”的表述,。筆者很關心二孩政策改革的信息,但是更關注“不愿透漏姓名”的現(xiàn)象。當這種“不愿透露姓名”的現(xiàn)象多了起來的時候,,這暴露出的是信息的公開化,、透明化的障礙。 全面放開二孩始終是輿論的熱點,,關注的熱點,。因為這個政策的變革牽涉到千家萬戶。無論是對于想生孩子的家庭,,還是對于不想生孩子的家庭,,他們都關注這樣的信息。 一個法治社會,,政府信息更應該是透明的,。除了那些涉及國家安全、國家秘密的信息需要隱藏之外,,所有的信息都應該讓公眾知曉,。比如這個二孩政策改革的信息,其所有的過程都不應該是關起門來決策,,而應該讓公眾看到過程,,看到專家利弊的權衡,看到政策糾結的點線,。 政策的變革和制定,,需要多吸收專家的意見,專家畢竟在某些方面超越公眾,。但是,,政策變化還涉及到普通大眾,就不能只是官員的事情,,專家的事情,。往往,很多政策制定的是好的,,也很有科學依據,。但是,就是因為在制定政策的時候,,不夠透明,,讓百姓看不到政策好在哪里,孬在哪里,?才導致了不理解,。 每一項政策發(fā)布的時候,都要動員起來大力宣傳,,爭取公眾的理解,。而讓公眾理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看到政策變革過程中的所有糾結。專家和決策者在研究政策的時候會有很多依據,,會有很多爭論,,讓公眾參與進來,才可能增加理解,,透明的政策制定才是最容易讓公眾接受的,。正如這個二孩政策的變革,如果公眾能看到全過程,,即使是政策沒有通過,,或許也會因為有了足夠的參與而多了理解和坦然接受。 遺憾的而是,,這個全面放開二孩的政策依舊是關起門來研究,,幾個人坐在哪兒研究。事情的進展如何,?事情的經過如何,?公眾根本就看不到,看到的也只是那些“不愿透漏姓名人士”,、“知情人士”,、“內部人士”的說法,這樣的信息即使再可靠,,也容易讓人們猜測,。 信息時代、法治時代,,更應該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時代,。這個政策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何必羞羞答答的“不愿透漏姓名”,?杜絕小道消息,,增強公信力,政府要敢于直面公眾疑惑,,要敢于讓新聞發(fā)言人第一時間說話,。“不愿透漏姓名”是不是也是被某種規(guī)定所逼出來的呢,?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