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北京有約80名網友聚在一起,,吃了3公斤的大米。一塊吃個飯,,本是件平常事兒,,卻引發(fā)了爭議。因為他們吃的是轉基因大米,。除了北京這80名網友,,當天,在西安,、杭州等23個城市,,共有近500名網友參加了“轉基因大米品嘗會”。發(fā)起方表示,,這是一次科普活動,,共向華中農業(yè)大學申請了30公斤抗蟲轉基因大米,運到北京后分發(fā)到各地,。(2月10日中國廣播網) 自從“轉基因”這個詞匯進入平常百姓的視野中,,人們對它的爭議就不斷。支持方和反對方自然也是各執(zhí)一詞:贊成者認為這是一種科技上對基因的改造,,安全,;反對者認為這項違背了自然規(guī)律的技術可能帶來災難性后果。 今年2月1日,,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發(fā)布,,在萬余字的長文中,“加強農業(yè)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安全管理,、科學普及”21個字引人關注。中央一號文件首提轉基因科普意味深長,,的確,,普通群眾對轉基因的理解朦朦朧朧而形成一些偏激而短視的輿論對轉基因產業(yè)的發(fā)展并不公平。 越是不了解,,就越有想象的空間,。轉基因技術的高大上,讓人們對它只能是猜猜猜,。例如前一陣子圍繞在我們身邊的一個有關于圣女果的“斷定”:小番茄是轉基因食品,,吃多了會致癌。未經求證,,筆者光是看了這句話就對平時喜歡吃的小番茄開始心有余悸了,。然而這個謠言沒多久就在電視上被辟謠了,專家表示,,圣女果是通過常規(guī)育種出來的,,但這并不是我們平日所購買的“圣女果”,,而消費者所謂的‘圣女果’,其實就是櫻桃番茄的一種,,并不是轉基因產品,,而“轉基因食品致癌論”更是無根之木。但是有人硬是給它掛上了轉基因的“美名”,,并且輕易就分離了人心,,不得不說轉基因的科普確實不能再遮遮掩掩,加強科普是關鍵性的一步,。 然而,,加強科普絕不是我們對轉基因主動“利好”,而是對轉基因給予一種開放的態(tài)度,。不把轉基因當做一個敏感話題避而不談,,但是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與其“擁抱”。例如這種“轉基因大米品嘗會”,,多少有些過火,,積極推廣轉基因大米,確實與中央所指科普同手同腳,,但是科普一詞更多的應該是科學普及,,而不是“試吃普及”。 莫給“試吃”貼上科普的標簽,,原因無須贅言,,若是“試吃”能證明什么,那么食品安全何以成為一道難解的題目呢,?轉基因的浪潮不是靠“試吃”翻涌的,,而是靠真正可以說服人心的實驗,以及鐵打的科學理據(jù),。一切脫離“科”的“普”都是在給轉基因“高端黑”,,因此,讓科學說話,,才是真正契合時代音浪的新技術,。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