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人藝話劇《公民》開演,。有觀眾以“溥儀近親屬或親屬代理人”的名義,,對這個話劇提出了質疑,,認為其中存在失實以及丑化愛新覺羅家族的情節(jié),。對此,,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法律顧問回應了相關質疑,。 對于文藝作品描寫歷史人物,其中可能涉及到諸多理論和實踐問題,,甚至可能存在爭議并且一時難以達成共識,。據我個人的看法,重大事件的描寫一定要符合歷史事實,,最好是達成一致,、少有爭議的事實;但對于藝術細節(jié),,本著服務于劇情和人物的需要,,應該可以虛構,但虛構的細節(jié)起碼應該符合人物和事實發(fā)展的邏輯,,就是說,,即使沒有此細節(jié)確實發(fā)生的證據,也應該認為發(fā)生此細節(jié)是合理的和可能的,。例如,,“皇后”婉容私通就應該拿出歷史來證實,而對于溥儀特赦后參加民兵訓練,,出現眾愛新覺羅家族成員給溥儀叩頭稱其“吾皇萬歲”的情節(jié),,則需要考察是否有材料證明,起碼應該證明此類情況發(fā)生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不過,,由此讓我想到我們常常遇到的另一個問題,這就是歷史人物的后人對相關文藝作品提出意見的問題,。這樣的情況我們經常碰到,。例如,電視劇《黃炎培》播出后,,黃老的后人發(fā)表公開聲明,,質疑該劇迎合低俗趣味,粗制濫造;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把為革命而犧牲的紅軍將領湯慕禹塑造成一心反共的國民黨頑固分子,并生造了被解放軍俘虜等丑化他的情節(jié),,烈士的后人以及家鄉(xiāng)的政府都提出了抗議,。 文藝作品描寫歷史人物,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事實為依據,。要不要尊重后人的意見,?當然需要征求后人的意見,向他們了解事實真相,,爭取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但是我覺得,,對于名人后人的意見也應該一分為二,,正確的就聽取,不正確的就不聽取,。我們分析,,作為歷史名人的后人,他們能夠反映最真實的情況,,但是也不一定,,他們可能更多地反映祖輩正面的事跡和功勞,而對其祖輩不光彩的一面,,則可能盡量回避或隱瞞,,這就是“為尊者諱”。那么,,我們對于歷史人物后人的意見就應該這樣看:得到了歷史名人后人的高度贊揚,,可能并不說明作品很好,倒可能是好話說得太多,、太過了,;被歷史后人批評和質疑,也未必就說明作品不好,,只是因為某些負面內容讓后人不滿意而已,,亦即“傷害了他們的感情”之類。而我們的辦法就不是按照其后人的意見進行修改,,只要你有過硬的事實依據,,即使后人提出抗議,也可以拒絕修改,,哪怕對簿公堂也無所畏懼,。 這就是說,我們歡迎歷史人物的后人提出意見,但不能以他們的意見為準,,而只能以歷史事實為準,。同樣道理,對于一些后人為父輩撰寫的回憶錄也應該作如是觀,,有的可信,,有的可不信,有的需要佐證,。 殷國安(江蘇 職員) |
相關閱讀:
- [ 10-10]《公民》如何回應溥儀后人的意見
- [ 08-05]《雷雨》遭笑場:中國藝術處于重建圣殿時刻
- [ 06-06]二人轉最好“隨波逐流”
- [ 05-30]外有小惡,,內藏大善
- [ 05-15]看《槍聲》領會戰(zhàn)爭與愛情
- [ 04-11]現實主義話劇不是說著玩兒
- [ 10-28]隔閡是最遙遠的距離
- [ 04-16]《青蛇》是禪劇還是流行劇,?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