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任何國家政府的首要職責,,任何一個法治國家都會對暴力恐怖活動予以堅決打擊】 5月22日,,烏魯木齊市街頭響起爆炸聲,又一起慘無人道的暴恐事件在安寧祥和的城市中上演,。暴力恐怖分子濫殺無辜,,窮兇極惡,竟然對手無寸鐵的市民實施恐怖行為,。這是反人類,、反社會、反文明的暴行,,是踐踏人權,、無視生命的極端暴力犯罪,是任何文明和宗教都不可能接受的行為,,也是任何國家的法律都要嚴懲的行為,。 暴恐活動是當今世界性問題。當代暴恐犯罪活動呈現以下趨勢:一是實施暴恐活動者年輕化,;二是暴恐犯罪越來越傷及無辜民眾,;三是暴恐活動手段多樣,,活動空間地理跨度大。各地區(qū),、各種形態(tài)的暴力恐怖活動此起彼伏,,彼此強化聯(lián)系相互影響,使暴力恐怖犯罪成為了各國更危險更難對付的敵人,。 保護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任何國家政府的首要職責,任何一個法治國家都會對暴力恐怖活動予以堅決打擊,?!皩植乐髁x、分裂主義,、極端主義這‘三股勢力’,,必須采取零容忍態(tài)度,加強國際和地區(qū)合作,,加大打擊力度,,使本地區(qū)人民都能夠在安寧祥和的土地上幸福生活?!绷暯街飨趧倓傞]幕的亞信峰會上的宣言擲地有聲,,表明了中國政府的堅定決心,道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如何站在更高、更遠,、更廣的角度,,去防范和狠打暴力恐怖犯罪? 其一,,必須進一步加大國際合作力度,。發(fā)生在中國的暴恐活動不是孤立現象,要重視世界暴恐活動的演化及其聯(lián)系性,。應當按中央所要求的,,在處理邊疆各種社會問題時樹立世界眼光。上合組織已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國際反恐合作的一個典范,,剛剛閉幕的亞洲相互協(xié)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進一步增強了亞洲反恐共識,。應該充分利用亞信峰會的各項成果,,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xù)的安全觀,開展更有針對性的反恐合作,徹底肅清恐怖主義生存的土壤,。 其二,,制定一部統(tǒng)一的、完整的反恐法,,勢在必行,。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建立健全反恐工作格局,,完善反恐工作體系,,堅持專群結合。這一過程中,,法律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來中國反恐領域越來越認識到,只有制定專門的反恐法,,才能更有效地打擊暴力恐怖犯罪活動,,并在法治的框架內開展相應的應急處置、善后恢復等工作,。 其三,,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加強思想文化領域工作,。境內外“三股勢力”勾結起來,,不會輕易放棄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對中國邊疆地區(qū)思想文化領域的滲透工作,他們會利用所謂“人權”“民族自決”“宗教自由”等話語,,在境內外制造各種輿論,,對青少年隱秘地滲透。因此,,既要在新疆地區(qū)通過堅持“反暴力,、講法治、講秩序”,,深化反分裂斗爭,;也要重視社會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防范“三股勢力”利用社會矛盾,;還要積極開展人權領域的話語斗爭,,主動引領輿論話語,使國際社會充分了解中國少數民族人權進步發(fā)展的事業(yè)和成就,。同時,,搞好民族團結、宗教和諧,,既滿足信教群眾的正常宗教需求,,又有效抵御宗教極端思想的滲透,,有力發(fā)揮各族群眾在反恐維穩(wěn)斗爭中的主力軍作用,筑牢新疆社會團結穩(wěn)定的根基,。 在新疆各民族中,,都有不少表達和平生活的哲理箴言,像維吾爾族的“人民祈求平安,,敵人盼望混亂”,,哈薩克族的“大地養(yǎng)活人民,英雄保衛(wèi)祖國”,。正是擁有這樣的共同心聲,,幾千年來,各民族都自覺地融入綠洲共同生活關系中,,和睦定居,,展現著一體多元的團結生活史。這是最有力的歷史事實,。任何一個真正熱愛生活,、珍視和平的人,都絕不能容忍暴恐行為踐踏人權,,破壞我們的家園,、傷害我們的同胞。 (作者為新疆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 |
相關閱讀:
- [ 05-23]“零容忍”鏟除暴恐分子
- [ 05-23]高調反暴恐正當其時
- [ 05-23]以公民責任驅散暴恐之殤
- [ 05-23]打擊和防范暴恐需全社會合力
- [ 05-23]打擊和防范暴恐需全社會合力
- [ 05-22]暴恐分子一日不除,,國家一日難安
- [ 05-09]看清暴恐事件的實質
- [ 05-08]打擊暴恐呼喚立法跟進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