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們對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豪氣表達多少贊佩,真要在自己身上揮刀時,,首先要做好經(jīng)得起失血,、忍得住疼痛的思想和身體準備。壯士斷腕是了不起的壯舉,,但再剛猛的壯士也經(jīng)不起一斷再斷,。人們期待一次斷腕之后的中國能夠迅速康復,,成為健康成長且依然剛勇的壯士,。 在日前結束的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以下簡稱中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刮骨療毒、壯士斷腕,,都是自古流傳的常用成語,,其背后則是中國歷史上膾炙人口的代表勇氣和毅力的經(jīng)典故事。 但是比起對勇氣和毅力的欽佩贊嘆,,人們往往容易忽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這些壯烈行為所承擔的巨大風險?;蛘哒f,,說起這些成語和故事時,人們往往更多地贊嘆壯士揮刀自戕的勇氣,,或破臂刮骨仍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的豪氣,卻不一定注意到豪氣其實恰是被風險所激發(fā)——關公若不刮骨療毒,,便再不能馳騁疆場,,壯士若不及時斷腕,則必然被蛇毒奪去性命,。同時,,刮骨、斷腕行為本身也蘊含著風險,,壯士斷腕帶來的是肌體的殘缺,,刮骨療毒要承擔的更可能是失血過多而帶來的生命危險。 因此,,不管我們對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豪氣表達多少贊佩,真要在自己身上揮刀時,,首先要做好經(jīng)得起失血,、忍得住疼痛的思想和身體準備。 對腐敗現(xiàn)象的認知,,對反腐斗爭的艱巨,,輿論早有共識。反腐斗爭需要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也恰是基于這些認知和共識之上:再不“刮骨”、“斷腕”,,腐敗之毒就一定會沁入骨髓,、流布全身,危及黨和國家的生命,、危及全體中國人民的幸福和安定,。 但是,,當腐敗現(xiàn)象普遍到一定程度,甚至成為某種心照不宣的潛規(guī)則和普遍“遵守”的“亞文化”時,,借由共享腐敗利益而結成的利益團體,,就可能結成反對反腐斗爭的利益同盟。面對反腐斗爭的大勢,,這些利益同盟或則暗中對抗,、相互包庇,或則消極應對,、以拖待變,。而對于中國這樣一個處于崛起關鍵期的大國來說,消極就是危機,、應付就是風險,。因此,放任腐敗必然累積風險,,強力反腐同樣蘊含風險,。面對新一屆黨中央以各種形式表達反腐決心,以各種實際措施強力推進反腐行動,,社會輿論和官員群體中,,仍然存在懷疑、觀望的態(tài)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觀望中央的反腐決心到底有多大,,對腐敗泛濫與強力反腐之間,究竟會做出怎樣的風險評估,,及在評估的基礎上會做出怎樣的決策,。 截止到目前,人們已經(jīng)普遍感受中央強力反腐的決心和意志,,從十八大至今,,先后已有16名副省部級以上高官落馬,體現(xiàn)出中央嚴打“老虎”的堅定意志,;八項規(guī)定,、六項禁令等一系列措施,也為整飭“官風”劃定了紅線,。但是,,人們仍然認為這些行動尚未到“刮骨”、“斷腕”的程度,,反腐斗爭仍然需要深入到更為根本的層面,。 首先,在“老虎、蒼蠅一起打”的決心之下,,要打的老虎可能會更大,、被打的蒼蠅可能要更多,。另一方面,,刮骨、斷臂畢竟已是中毒之后的應急,,更根本的措施是拒毒于體外的預防措施,。如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所言“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而所謂“治本”之策,,則是在不斷表達的反腐決心和不斷推出的反腐舉措之外,必須建立一套權力約束機制,,使一切權力都在憲法,、法律的約束之下運行,受到憲法,、法律的規(guī)制,,及公眾和輿論的監(jiān)督。只有這樣,,權力才會是陽光的,、健康的、服務于公共利益的,,而不是恣意妄為的,、為權力者謀取私利的。 壯士斷腕是了不起的壯舉,,但再剛猛的壯士也經(jīng)不起一斷再斷,。人們期待一次斷腕之后的中國能夠迅速康復,成為健康成長且依然剛勇的壯士,。 本報評論員 張?zhí)煳?/p> |
相關閱讀:
- [ 01-15]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 [ 01-15]人民日報: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 [ 01-14]“打貪腐”用游戲傳遞反腐新理念
- [ 01-14]莫讓“芝麻官”成反腐的漏網(wǎng)之魚
- [ 01-13]反腐觀察:治本待啃“硬骨頭” 官員財產(chǎn)公開需破題
- [ 01-13]中國反腐著力疏通雙向監(jiān)督渠道 紀檢體制改革引期待
- [ 01-12]報告預測會有更多企業(yè)家在反腐戰(zhàn)役中倒下
- [ 01-11]中紀委通報2013年反腐倡廉: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jīng)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