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新年獻詞中提出,“奪回強大日本的戰(zhàn)斗剛剛開始”,,日本到了“建設新國家不得不邁出一大步的時刻”,。安倍如此高調,似乎與其就任首相以來占有的“天時”,、“地利”與“人和”有關,。 從民意來看,安倍二進宮的支持率一直高開高走,。2013年春夏之交,,其支持率一度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到12月由于強行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其支持率下降到46.7%,。而12月參拜靖國神社后,其支持率又略有回升,,但沒達到預期目標,。對擁有選舉制度的日本來說,民意支持率讓安倍有了充分底氣,,以施展其雄心勃勃的計劃,。 從國會來看,2012年12月16日,,日本第46屆眾議院投票結果揭曉,,在眾議院480個席位中,日本自民黨獲得294個席位,,超出執(zhí)政黨所需241席的數(shù)量,。2013年7月,日本第23屆參議院中期選舉,,即參議院242個席位有121個要改選,。自民黨和公明黨分別贏得65個議席和11個議席,加上未參加改選的59議席,,兩黨在參議院中占了135個席位,,超過參議院總議席半數(shù)席位。安倍成為六年來首位控制國會參,、眾兩院的強勢首相,,意味安倍在立法方面的阻力大幅減少。 令安倍有恃無恐的另一原因是美國重返亞太,。2010年10月,,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夏威夷告訴日本外相前原誠司,釣魚島“屬于規(guī)定美國對日防衛(wèi)義務的《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的適用對象”,。時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認為,,中國會把注意力放在國內穩(wěn)定上,無暇顧及釣魚島問題,,結果恰恰相反,,中國強勢應對,野田措手不及,。美國并沒對中國劃定釣魚島領?;€和派出執(zhí)法船到釣魚島巡航采取實際行動。到安倍這一年,,形勢發(fā)生變化:一方面,,美國內政惡斗、金融危機仍未恢復,,盡管喊著重返亞太,,但力不從心,美國倒希望借力日本來平衡亞太,,這是安倍做夢都想要的好時機,。安倍清楚,隨著美國衰退,,日本把對抗中國的籌碼全押在美國身上,,是靠不住,因此急于擺脫束縛,,擴軍備戰(zhàn),。 然而,以上這些只是表象,。仔細分析一下,,不難看出安倍“天時”、“地利”與“人和”的漏洞,。 在支持率上,,安倍采取“狼來了”的戰(zhàn)術,把中國因素當成恫嚇日本國民的重要手段,,釣魚島之爭如此,,參拜靖國神社也如此。安倍善于操縱媒體以獲得民眾支持的名聲在外,,政策充滿投機與不確定性,。2006年9月首次當選日本首相,安倍很快來華訪問,,修復因小泉首相而遭受破壞的中日關系,。2007年元旦,,他發(fā)表熱情洋溢的賀詞,表示在中日邦交正?;?5周年之際,,要以“日中文化·體育交流年”為中心,努力使國民交流取得飛躍性擴大,,努力構筑“戰(zhàn)略性互惠關系”,。2012年上臺后,安倍把中國當成敵手,,除對中國迅速發(fā)展感到恐懼外,,安倍認定“以鄰為壑”和“遠交近攻”政策可讓他在國內和國外得到維護和鞏固其統(tǒng)治地位的噱頭。現(xiàn)實是,,安倍炒作中國威脅論的手段已幾乎用盡,,要保持高支持率除非和中國制造現(xiàn)場摩擦或沖突,否則,,“狼來了”的戲法難以為繼,。 安倍對美國的心態(tài)是矛盾的。一方面,,日本需要美國為其松綁,,支持日本打破二戰(zhàn)后對日本的條條框框,美國出于亞太“再平衡”需要,,會在諸如“集體自衛(wèi)權”等方面放日本一碼,。另一方面,美國亞太“再平衡”同樣有平衡日本的意味,,這是美國利益所在,,美國不可能讓日本打亂其在亞太地區(qū)的戰(zhàn)略平衡,更不可能為日本火中取栗,。 日本在安倍領導下已進入非常危機時期,。從歷史角度來說,要打破壓抑的島國生活,,日本急于向外擴張常是一種極端的選擇,。一百多年來,日本偷襲過亞太地區(qū)的中國,、俄羅斯和美國三個大國,,而今天,安倍像輸紅了眼的賭徒,,保證“天時”,、“地利”與“人和”會成為安倍2014年的首要任務,他可能還會挑動許多敏感神經,但效果必定有限,。這也要求中國,、美國及有關國家,對安倍正把日本往溝里帶的危險性,,必須要有充分的認識,。 滕建群(北京 學者) |
相關閱讀:
- [ 01-07]日媒:韓方稱如必要可與日本舉行副部級對話
- [ 01-07]日本東電候任董事長稱福島重建是“第一要務”
- [ 01-07]日本自民黨:安倍內閣馬年課題經濟第一修憲第二
- [ 01-07]中國展開外交輿論攻勢 針鋒相對反制安倍“拜鬼”
- [ 01-06]韓媒:安倍對話提議無誠意 日韓首腦會談難實現(xiàn)
- [ 01-06]安倍談2014年施政 再放言欲與中韓舉行首腦會談
- [ 01-06]中國駐加大使批駁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 [ 01-06]日本學者:安倍慣于回避難題 制造新狀況轉移視線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