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出臺文件,明確表示支持高層次人才向中西部高校流動,,但東部高校不得到中西部高校招聘長江學者,,實際上是禁止所有東部高校赴中西部高校挖人才的做法。 乍聽起來,,中西部高校受到政府的特別關照,,其人才“產權”被小心翼翼地保護起來了。近些年來,,國內高校相互挖人,,尤其是東部高校對中西部高校的優(yōu)秀人才產生磁吸效應,,中西部高校的“角兒”被北大清華一茬茬收割?,F(xiàn)在,,有關部門站在中西部高校一邊,筑起了防止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的籬笆,。 但令人憂慮的是,,教育部有這種頒發(fā)禁令的權力么,?教育部是國家教育政策的制定者與執(zhí)行者,但考慮到高校有自己的辦學自主權,,在“挖人”這個問題上,,教育部與高校之間顯然不是一種簡單的婆婆與媳婦的關系,,也不是一種禁止與被禁止的關系。教育部掌握權力,,但也不能動輒命令高校如何如何,。 倡導,、推動,、方便人才流動,,可謂一項國策。這可絕非什么夸大其詞,,因為國家一直致力于事業(yè)單位體制改革,,雷厲風行地打破鐵飯碗,所有新進人員都成為所謂“合同工”,。對于“合同工”來說,,三五年簽一次勞動合同,,有些高級人才近幾年實行一年一考核、合同一年一簽,。這樣做,,目的就是加快人才流動,。 可是教育部卻以文件形式明令禁止東部高校到中西部挖人,這明顯是逆潮流而動,,也與政府的宏觀政策相違背,。 禁止東部高校到中西部高校挖人,,動機純良,,但后果很可能適得其反,。東部高校到中西部挖人,,乍看是東部高校主動“獵人”,,而實際上應該是一個巴掌拍不響,,雙方應該是你情我愿?,F(xiàn)在禁止東部高校到中西部挖人,等于斷了中西部人才的“上進之路”,,從今往后,中西部高校很可能被大家視為畏途,。不讓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動,,誰還會向那里流動? 人才流動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現(xiàn)象,,不僅關系到用人單位的利益,,而且關系到人才的個人利益。國家鼓勵人才流動,,是因為由市場來配置人才資源,,其效率最高。人才之所以要流動,,原因很多,,比如條件不能滿足自己發(fā)揮潛能的要求,或者人際、人與單位關系緊張,。人才流動之后,,自然心情舒暢,可以做出更大業(yè)績,。禁止人才流動,,實在是有些粗暴。 從教育部的禁令看,,一方面他們想保護中西部高校,另一方面可能是他們覺得,,中西部高校人才跳槽是因為他們貪戀東部的繁華多金,。這實在是對人才流動的以偏概全,。況且就算流動人才是奔著錢去的,那也是人才的權利,,歸根結底是憑本事吃飯,,教育部門沒有理由一禁了之,。 一禁了之,本質上是一種簡單粗暴的命令主義行政思維,,它在計劃經濟時代是政府管理的“常情常理”,但在市場資源配置起決定作用的今天,,命令主義行政思維顯然是落伍了,。在市場的韌性面前,,行政命令的結果往往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如果真想替中西部高校留住人才,,根本辦法應該是加大對中西部教育事業(yè)的投入,。中西部高校有錢之后,,可以提高人才的待遇,,可以向人才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這樣,,即使不能留住全部東南飛的孔雀,,至少可以留住其中相當大一部分,,而且是留住他們的心。 |
相關閱讀:
- [ 03-02]名嘴批臺灣八卦媒體:挖人隱私窮追猛打小題大做
- [ 01-03]高校領導受賄300多萬 為表認罪態(tài)度主動上繳500萬
- [ 01-01]教育部:提高重點高校招農村和貧困地區(qū)學生比例
- [ 12-30]高校選修潮課花樣迭出 拼內容還是名頭?(圖)
- [ 12-29]南京一高校大學生排隊上圖書館 場面堪比春運
- [ 12-29]埃及示威沖突擴散至校園 高校學生成穆兄會排頭兵
- [ 12-29]埃及首都高校爆發(fā)沖突 一名19歲學生死亡
- [ 12-28]湖北一高校布置奇葩作業(yè):給自己寫墓志銘(圖)
- [ 12-28]高校女神級學霸大盤點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