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有正當?shù)哪繕耍驮揭扇≌數(shù)氖侄?,如果程序上?jīng)不起考驗,,不但有可能在洶洶物議中功敗垂成,也有可能給買官,、賣官者留下可乘之機,。歸根結底,師出無名的粗獷行政結不出甜美的果實,,唯德才是舉并且走合法程序才能功德圓滿,,這里面來不得任何投機取巧。 11月15日,,河北黃驊市委組織部宣布:全市科級干部超過53歲,,副科級干部超過52歲的全部提前離崗休養(yǎng),同時提高三級工資,。全市共有62名科級干部被列入這一名單,,其中還包括兩名“正值政法工作黃金年齡”的司法系統(tǒng)干部。相關被離崗的干部向媒體記者反映,,他們是“被提前離崗”,,需在“自愿報告”上簽字,不簽就是違反組織紀律,。在媒體發(fā)出報道的昨日,,黃驊市委迅速作出回應:調整后的干部仍在崗在編,沒有提高工資,,也非吃空餉,;自愿辭職,未作“現(xiàn)場簽字”等硬性要求,;政法系統(tǒng)干部不再擔任職務,,體現(xiàn)與其他單位干部“一視同仁”的原則。 就“提前離崗”事件的具體細節(jié),,部分離崗者和黃驊官方的說法多有不符,,但也有一些要害問題恰恰被兩邊的說法互為參證所坐實了:首先是“超齡”的科級干部全被挪離現(xiàn)有職位,只是“純自愿”還是“被離崗”存有爭議;其次是那些干部雖然“提前離崗”,,可是工資照發(fā),,只是“工資連漲三級”還是“工資不變”存有爭議,。然而,,當?shù)氐摹扒闆r說明”未能消除爭議,因為公眾關切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滿意的解答,。 在現(xiàn)有的基層政治生態(tài)中,,“超齡”干部究竟是主動辭職還是被動離崗是不言而喻的,拿一些紙上寫的程序來給既成事實辯護是沒有意義的,,而且這也不是重點,。問題的關鍵在于“一刀切”,科級干部超過53歲,,副科級干部超過52歲,,就“讓位”沒商量,這是既沒有法律和制度依據(jù),,又不實事求是的舉措,。以“促進干部隊伍年輕化”為目標,重用年輕干部當然沒錯,,但怎么重用卻要依據(jù)法度,。有的人雖然“超齡”,但春秋鼎盛,、能力出色,,有的人雖然沒有“超齡”,但身體和能力卻不及前者,,在這種情況下該用誰,?不管是出于對工作成敗的考量,還是出于對干部前程的負責,,綜合能力是決定進退的唯一標準,,“有為者上,無能者下”是不可更移的鐵律,。放著素質和能力不看,,硬性地以年齡劃杠來取舍干部,這是犯了“年輕者必好”的主觀唯心病,,不但有可能給各項事業(yè)帶來嚴重的損失,,也會因“賞罰不明”而冷了實干者的心,引起干部隊伍的不穩(wěn),。 不再擔任領導職務,,卻仍在崗在編,這又會是什么情況,?在中國式的官場氛圍中,,一個領導突然變成“普通一兵”,,而且仍然在崗,現(xiàn)任領導會很難辦:不給他安排工作吧,,整天晃蕩也不是事,;給他安排工作吧,對老領導發(fā)號施令開不了口,,開了口老領導也未必買賬,。所以,一個人一旦無官一身輕,,最好的出路就是回家——這也是很多當?shù)毓賳T上午開會“被離崗”,,下午回到單位就“被歡送”的遭遇。在這樣的現(xiàn)實面前,,所謂“在編在崗”,、“自愿辭職”的說辭是蒼白的,難以取信于人,。調整令一旦下達,,失去職位的干部只能回家或者另謀出路,而不負其責,、不干其活卻取其薪,,嚴格說起來就是“吃空餉”。 從社會效果來看,,本次干部調整的吊詭之處在于:被調整下來的干部不高興,,認為是被無緣無故“免職”了;“圍觀”的群眾也不高興,,認為又養(yǎng)了一批“不干活還拿錢”的多余的官,;似乎只有即將頂上來的新官是受益者,但“干部年輕化”的成效如何,,一時也看不出來,。一項反對者甚多、贊成者甚少的調整,,是否值得頂風推進,,這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 當然,,基層政府人浮于事,、官多員冗是普遍現(xiàn)象,不排除當?shù)厥菫榱颂岣咝识_展官員“換血”,,為了避免扯皮而出臺了以年齡劃杠的土政策,。然而,越是有正當?shù)哪繕耍驮揭扇≌數(shù)氖侄?,如果程序上?jīng)不起考驗,,不但有可能在洶洶物議中功敗垂成,也有可能給買官,、賣官者留下可乘之機,。歸根結底,師出無名的粗獷行政結不出甜美的果實,,唯德才是舉并且走合法程序才能功德圓滿,,這里面來不得任何投機取巧。 |
相關閱讀:
- [ 12-02]“提前離崗”是另一種“吃空餉”
- [ 12-03]河北黃驊吃空餉調查:相關離崗干部大都賦閑在家
- [ 04-26]男子離崗救人被炒魷魚 露宿街頭仍給災區(qū)捐錢
- [ 04-18]離崗領導仍持證究竟是為何故
- [ 02-21]湖南石鼓法院元宵后上班 官方:個別法官擅自離崗
- [ 02-17]海南一名鎮(zhèn)紀委副書記上班時間離崗被通報
- [ 01-25]中國擬規(guī)定離崗職工被診出職業(yè)病可進行工傷認定
- [ 07-16]“通緝”離崗12年公務員別是虛晃一槍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jīng)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