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與換位就能拆除社會墻
www.fjnet.cn?2012-05-17 09:30? 喬子鯤?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貼近與換位是拆除社會墻的有效路徑。只有交往多了,,才會有更多的理解與尊重,,有更多的關(guān)心和幫助。 在公眾的概念里,,999救護(hù)車提供急救服務(wù),,患者交付費用,乃公共服務(wù)+商業(yè)行為而已,。在一些路人眼里,,這種車總是來去匆匆,。在一些司機眼里,這種車不拉病人也搶道,,一置氣就偏不讓它,。在一些讀者眼里,,999還似乎與120搶過“生意”,。不管印象如何,終究都是站在遠(yuǎn)處,,用不大相干的視角來審視的,。 如果,我們拉近與它的距離,,站在它的位置,,和它有某種聯(lián)系,999給我們的印象就會大不一樣,。這就是為什么記者貼近,、觀察、體驗,、感受999后,,寫出的報道會令我們更加了解999,并深深感動,。 原來,,接線員每人每天要接聽來電7000次左右,“您好,,999,,您需要救護(hù)車么?”原來,,他們?nèi)旌蛟趰徥冀K保持急救體系各個環(huán)節(jié)高效有序運轉(zhuǎn),,工作強度非常大。原來,,他們因堵車到得慢了經(jīng)常會挨患者家屬罵,。原來,他們還有因社會車輛不相讓摁喇叭,、鳴笛不管用的無奈,。如果再繼續(xù)深入下去,去聽每一位工作人員乃至他們的家屬以及患者的故事,,就會有更多的“原來”,,有更多鮮為人知的酸甜苦辣。 這便是貼近和換位的力量,。在貼近和換位之前,,因為不了解,,所以難理解,有時還會有誤解,、有曲解,。其實不止999,眾多的單位,、機構(gòu),、服務(wù)部門,甚至每一個陌生人,,常常會令我們產(chǎn)生如許的隔膜,。這便是社會學(xué)家所說的無形“社會墻”。不同群體之間,,不同組織之間,,人與組織之間,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被城市的鋼筋水泥困在辦公室里,、被龐大的互聯(lián)網(wǎng)絡(luò)困在電腦終端前,使交往變少了,,“社會墻”也便在無形中增厚加大了,。 貼近與換位是拆除社會墻的有效路徑。人的社會,,只有交往多了,,才會有更多的理解與尊重,有更多的關(guān)心和幫助,,有更多的協(xié)同與合作,,最終實現(xiàn)良性的秩序與和諧,那些矛盾,、問題,、毛病、不足,、缺點等等,,也都會在這種交往中祛除。 正如不是每個人都能走近999一樣,,每個人不可能完全與另一個人,、另一個單位完成貼近和換位,媒體和記者卻天然地承載了這種職能,。媒體貼近基層,、貼近實際、貼近群眾,,深入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把每一個角落的精彩故事都放在媒體這個公共平臺上與公眾分享,,無異于架起一道社會交往的精神橋梁。而那道對社會發(fā)展有障礙的社會墻,,自然被貫穿而通達(dá)了,。 |
- 責(zé)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