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額選舉省委常委是黨代會又一亮點
www.fjnet.cn?2012-05-14 08:33? 李 龍?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實行差額選舉,,給選舉注入了競爭機制,對被選舉人來說,,有競爭壓力就會有更大的動力來做好今后的工作,。 昨天,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選出出席黨的十八大代表,,以及省委委員,、候補委員和省紀委委員。同時,,13名新一屆省委常委也從14名常委候選人中選出,。這是廣東省首次進行差額選舉省委常委。 差額選舉省委常委,,在廣東之前,,已有其他地方作出了嘗試,去年11月,,江蘇省就差額選舉產(chǎn)生了13名省委常委,。而據(jù)媒體報道,山西,、湖南,、貴州等省份也都曾經(jīng)差額選舉出了省委常委,。因而,,此次廣東從14名候選人中,差額選舉出13名省委常委,,是省黨代會又一亮點,,也是對差額選舉朝著制度化、常態(tài)化方向發(fā)展的又一推進,。 其實,,廣東的差額選舉在其他層面也早已開始了探索和嘗試。如2008年1月,,廣東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投票選舉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其中7名副省長即是從8名候選人中選舉產(chǎn)生。再如今年3月,廣東省外經(jīng)貿廳廳長人選就是通過幾個階段的公推比選,、差額票決所產(chǎn)生,。這是政府層面的差額選舉。 而今年2月份,,廣東首創(chuàng)的“考”選十八大代表,,60名初步人選在16名“考官”面前,以自選一題作答的方式,,即席發(fā)言,,展示自我,這樣的遴選方式,,本身就是選舉黨代表的一大創(chuàng)新,。此外,在去年12月召開的廣州市第十次黨代會期間,,從化11名黨代表在黨代會召開期間,,向大會提交提案。黨代表在黨代會上現(xiàn)場提交提案,,在廣東是首創(chuàng),,即便在全國也不多見。由此也可以看出,,從黨代表的產(chǎn)生到其履職,,廣東一直都在創(chuàng)新。此次差額選舉省委常委,,更是黨內民主的一大突破,,同時也透露出一個信號:今后不但基層,各個階層都有可能會采用差額選舉來票決黨政領導干部,。 從等額選舉到差額選舉,,進步意義毋庸置疑。差額選舉至少有著兩方面的優(yōu)勢:其一,,差額選舉的候選人數(shù)多于應選人數(shù),,使得選民和代表可以對候選人進行比較,好中選優(yōu),;其二,,實行差額選舉,給選舉注入了競爭機制,,對被選舉人來說,,有競爭壓力就會有更大的動力來做好今后的工作。 近年來,,一些地方特別是基層政府,,多次曝出違規(guī)違法提拔“神童”官員的事件,,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對政府公信力造成不小沖擊,。如果有了制度性的差額選舉,,如果選舉人有投票的選擇權,這種操縱選舉,、無視民意的內定式選舉或許就會有所改變,。選舉政府干部如此,選舉黨的領導干部道理亦然,,把競爭意識引入官場,,實行干部的“優(yōu)勝劣汰”,既是干部任用制度的完善,,也是提高民主素質的必然,。 當然,就目前情況而言,,干部任命制已經(jīng)實行了很久,,在一些人頭腦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記,認為搞差額選舉就是與黨管干部沖突,。因而,,以差額選舉省委常委為起點,適當擴大差額選舉的范圍和比例,,推出更細致,、明確、嚴格的選舉規(guī)則,,當下還須破除一些舊觀念,、舊思維:黨管干部不意味著包辦挑選干部,相反,,按照法律規(guī)定,,用上下結合的方式提名,多途徑選拔干部,,正是我們所希求的,。唯如此,干部選拔才更有公信力,,干部機制也才更有競爭力,。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14]期待“差額選舉省委常委”的后續(xù)效應
- [ 04-28]“當選就拆你廠房”是在破壞選舉
- [ 02-03]公開透明的選舉開啟烏坎未來
- [ 01-06]在不確定性中找選舉年答案
- [ 11-22]認真做好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
- [ 08-29]總統(tǒng)選舉的肉搏戰(zhàn)
- [ 04-11]盤點各國學校班干部選舉:日本用石頭剪子布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