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植樹風波凸顯“開門決策”之必要
zs-bk.com?2012-04-20 08:39? 蘇振華?來源:新聞晨報 我來說兩句
不久前,青島市投資40億元的“植樹增綠”工程遭到了市民的質疑,。青島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城市園林局日前在政府網(wǎng)站對此發(fā)表公開回應,,稱“由于植樹增綠工作季節(jié)性強、時間緊,、工作量大,我們忽視了前期的宣傳和溝通工作,,對市民和網(wǎng)友提出的問題回應不夠及時,,引起市民和網(wǎng)友的不滿,,對此深表歉意”,,同時反思了市政工作中的若干不足。 這一工程的出發(fā)點,,是青島方面計劃在2014年建成“國家森林城市”,,而市民的批評意見集中在如下幾點:花費巨大的造林工程,為何未公開征求意見或召開聽證會,?鏟掉草坪改種樹,、在海邊種樹是否會破壞既有景觀?海邊種樹算不算形象工程,? 市民的反應或許青島方面始料未及,。一般來說,種樹總是好事,在植樹造林這一塊,,我國不少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欠賬,,種樹通常是符合市民的意愿的,為何在青島卻遇到了阻力,? 目前,引發(fā)市民質疑的直接原因是兩點,,一是“種多少”,,二是“怎么種”。 政府加大植樹造林力度是好事,,但到底花多少錢合適呢,?政府心中有一本賬,而市民心中也會有一本賬,。財政資金是有限的,,需要政府花錢的地方很多,比如教育,、社保,、交通等領域,都需要政府投入資金來改善服務,。有限的資金怎么花,,就有必要盤算一下資金的有效配置問題。市民們現(xiàn)在很清楚,,他們是納稅人,,政府花的每一分錢都與之息息相關,所以大家當然會注意市政支出的去向和數(shù)額,。去年青島地方財政收入為566億元,,“植樹增綠”工程占到了青島財政收入的7.2%,投入的資金是不是太多了,?若以某類行為是“好事”而無節(jié)制地花錢,,并不符合財政資金有效配置原則,,市民的這一質疑是有道理的,。 在“怎么種”的問題上,有市民提出,,樹的間距為一米至兩米,,是不是太密了?大面積地種樹,,還會對市民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那么在海邊種上樹后,會不會對海景造成影響?樹種得離居民樓太近,,會不會影響低樓層居民的采光,?在這類問題上,市民顯然是要發(fā)出自己聲音的,。 而更深層次的問題在于,,政府在公共行政過程中,應該廣泛地聽取民意,,在條件允許的情形下,,采取有效的措施讓民眾能夠參與決策,這越來越成為現(xiàn)代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而在這一事件中,,青島的有關部門顯然考慮不足。 現(xiàn)代社會的一個特點是,,民眾的意愿日益趨于多元化,,同時政府要負擔的公共服務也越來越多。民眾多元化的需求與政府多元化的供給之間,,往往會產生不合拍的情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政府實施多元化的社會治理機制,。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03]新年義務植樹更要平常管樹
- [ 03-14]“植樹”變“養(yǎng)樹”,,廈門創(chuàng)新值得效仿
- [ 09-16]萬頃良田改植樹官員的“糧”心猶在
- [ 03-14]“植樹造零”的作秀尷尬,我從來都懂
- [ 03-12]“穿鞋套戴手套植樹”折射責任缺失
- [ 03-12]穿鞋套植樹的“杯具”
- [ 03-21]蘊藏在植樹里的循環(huán)經(jīng)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