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的大樹也不能硬栽
zs-bk.com?2012-04-20 08:21? 李 強?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最近,一項轟轟烈烈的“植樹增綠”工程,,將青島市推上風口浪尖,。創(chuàng)建“國家森林城市”,本是令市民受益的生態(tài)工程,,可不少市民不但“不領情”,,反而從論證公開、成本核算、種植密度,、位置布局等多方面提出質疑,。日前,青島市相關部門公開道歉,,承認存在論證不細致,、溝通不主動等問題。 青島市坦率誠懇的態(tài)度,,值得肯定,。需要省思的是:一項有著良好初衷的城市綠化工程,為何引發(fā)強烈爭議,? 作為城市公共工程,,種樹顯然遠遠不是刨坑一埋那么簡單,這涉及植物,、園林,、地質、規(guī)劃等多個領域,,也牽扯到成千上萬市民的切身利益,。要完成好如此宏大的工程,不僅需要科學嚴密的考察論證,,也需要及時有效的交流溝通,,這兩個方面工作雖然著力點不同,卻殊途同歸,,都是為了使政府決策更加合理,,獲得更為堅實的民意基礎。 青島市民關于海邊種樹,、巖石上種樹,、過分密植等不乏專業(yè)水準的質疑,讓人認識到,,重大工程的前期論證、方案設計十分重要,,這樣可以大大減少疏漏,;同時,在決策過程中傾聽民意,、吸收意見,,也十分重要。通過溝通才能增加共識,。 無論是當?shù)厝罕婇L期對植樹工程決策過程知之甚少,,還是工作人員面對市民詢問發(fā)出“你要干什么”的反彈,或者是一些植樹工地上“說了算,算了干”的醒目標語,,都說明有關方面與公眾的溝通存在不暢,、不深、不細的瑕疵,,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的程序鏈條出現(xiàn)了問題。 不論證就難免有疏失,,不知情就難免不領情,,正是由于缺乏與公眾的良性互動,不僅使得決策者失去了一個了解實情,、吸納民智的好渠道,,為工程方案埋下了種種技術“地雷”,而且放棄了回應社會關切,、及時解疑釋惑的主動,,難以贏得公眾的支持理解,給工程實施帶來了種種情緒障礙,。 通過青島植樹這件事,,人們對如何科學決策當有更為深入的認識。所謂科學決策,,不僅僅體現(xiàn)在技術層面,,更體現(xiàn)在制度領域。只有讓群眾對決策信息有充分了解,,讓決策過程體現(xiàn)公眾參與,,決策的科學性才有可靠保障。 更進一步說,,在公眾參與熱情日漸高漲的今天,,治理者應該更加重視民意、善待民意,。民意把握得充分準確,,決策做事就有準頭;如果剃頭挑子一頭熱,,就會出現(xiàn)費力不討好的尷尬,。因此,各級干部在埋頭工作的同時,,也要時刻保持同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通過良性互動實現(xiàn)科學決策,,推動社會進步。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03]新年義務植樹更要平常管樹
- [ 03-14]“植樹”變“養(yǎng)樹”,,廈門創(chuàng)新值得效仿
- [ 09-16]萬頃良田改植樹官員的“糧”心猶在
- [ 03-14]“植樹造零”的作秀尷尬,,我從來都懂
- [ 03-12]“穿鞋套戴手套植樹”折射責任缺失
- [ 03-12]穿鞋套植樹的“杯具”
- [ 03-21]蘊藏在植樹里的循環(huán)經(jīng)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