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樓里困窘的蝸居生活
www.fjnet.cn?2011-12-16 15:53? 于 靜?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2008年7月7日,,福建省永定縣洪坑村迎來喜事:當?shù)乜图姨赜薪ㄖ蓝ㄍ翗?,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洪坑村也因此作為民俗文化村發(fā)展旅游。然而,,在旅游開發(fā)過程中,旅游部門規(guī)定,,村內(nèi)必須拆除與古老土樓風格嚴重不相符的建筑,,并且不再批準新建的建筑。現(xiàn)在,,雖然前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可是村民們只能困窘于蝸居的狀態(tài),滿腹牢騷,。(12月15日中國之聲《新聞縱橫》) 遙想當年,,土樓申遺成功喜訊傳來,官喜民樂,,一縣沸騰,。最高興的還是土樓的主人,,洪坑村的村民,雖然沒有幾人能弄明白“世遺”乃何方神圣,,但有一點人人皆知,,那就是土樓要火了,日子要好過了,。 一晃三年過去了,,土樓真的火了,四方游客紛涌而至,,人們陶醉于土樓的美,,驚嘆土樓的奇,卻很少有人能體會到住在土樓里人的擠,。 能不擠嗎,?自從土樓申遺成功,洪坑村不但不批準村民蓋新房,,并且為保持土樓風格的一致性,,連以前一些與古老土樓風格嚴重不相符的建筑也拆除了,導致土樓居民不得不和現(xiàn)代都市人一樣過著蝸居生活,。也難怪村民發(fā)出這樣的牢騷:“旅游發(fā)展越來越好,,我們的日子卻越來越苦”。 聽著讓人心酸,。放眼望去,,各地現(xiàn)在都在忙著申遺,忙著爭名人,,搶故里,,大張旗鼓,大興土木,。這種對歷史文化的重視值得稱道,,發(fā)展旅游的熱情也不應無情打擊,但是如果決策者習慣被GDP牽著鼻子走,,被政績沖昏了頭腦,,很容易冷落了民生。 筆者閑暇好遠游,,有一個發(fā)現(xiàn),,那就是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里有記載的“名人”,,現(xiàn)在都有了故里,,有了嶄新的“故居”。再看富麗堂皇的名人故居旁邊那些今人住的小屋,,那些臉上絲毫看不出做了名人鄰居而自豪的村民,、棚民,,遂生出“前羨慕古人,后同情今人,,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傷感。 據(jù)媒體報道,,現(xiàn)在洪坑村正在為創(chuàng)建全國5A級風景區(qū)進行全村總動員,,而村民已沒有了當年土樓申遺成功的喜悅。孩子大了,,要娶妻生子,,沒處建房,蝸居生活傷不起啊,。 一個社會,,什么最大?民生,!民生傷不起,民生等不起,,發(fā)展旅游也好,,振興經(jīng)濟也好,都必須以保障民生為中心,,脫離了這個中心,,一切變得毫無意義。旅游再熱,,村民蝸居,,這叫什么發(fā)展,熱捧古人,,冷落今人,,為哪般?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0]福建土樓:一個深蘊歷史感與責任感的承諾
- [ 07-10]土樓保護利用莫丟了“土氣”
- [ 07-10]福建土樓,,"天人合一"的建筑典范
- [ 07-09]聽土樓講那過去的文化
- [ 07-09]聽土樓講那過去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