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指標不能被污染牽著鼻子走
zs-bk.com?2011-11-03 10:49? 張遇哲?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環(huán)保部11月1日起首次對PM2.5微粒測定作出規(guī)范,,但未將PM2.5納入空氣質量標準強制監(jiān)測指標,。相關人士稱,,技術已不成問題,但是目前國內PM2.5的污染情況較重,,如制定標準,,將大范圍超標。(11月2日《京華時報》) 近段時期,,我國中東部地區(qū)持續(xù)陰霾天氣,,各地環(huán)保部門公布的數據卻多為“輕微污染”。于是,,廣大市民紛紛質疑監(jiān)測數值的權威性和真實性,,此前鮮為人知的“PM2.5”開始進入公眾視野。 據介紹,,PM是“可吸入顆粒物質”的縮寫,。粒徑小于等于10微米的叫PM10,粒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叫PM2.5,。相比之下,,PM2.5富含更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而且能在大氣中停留更長時間,,輸送距離也更遠,,對大氣環(huán)境及人體健康的影響也更大,是導致黑肺和灰霾天的主要兇手,。不過,,在我國1996年版的《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中,只將PM10被列入控制標準,,但未將PM2.5列入,。 事實上,是否有PM2.5監(jiān)測值,,已經成為我國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與WHO準則和其他很多國家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的首要差別,,也是目前我國環(huán)境空氣指標中最具爭議的一塊。在環(huán)保部今年初發(fā)布的《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修訂版征求意見稿中,,PM2.5可吸入顆粒物開始作為各地指標的參考值,。對此,有專家開始擔憂,,如果制定實施PM2.5的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將大范圍超標,。 空氣監(jiān)測就好比給人做體檢,,檢查的指標越多越嚴格,“合格”的就越少,,這是不言而喻的,。國人素有“法不責眾”的心理,,既然目前我國PM2.5的污染情況較重,那么繼續(xù)把PM2.5排除在監(jiān)測指標之外,,就可以避免大范圍超標的尷尬,,各級環(huán)保部門和地方政府的臉上也光彩。然而,,一個必須厘清的問題是,,我們究竟是該對照指標去改善污染,還是迎合污染現(xiàn)狀讓指標“下嫁”,。放寬空氣指標固然能制造光鮮好看的數據,,但如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背后,我們將永遠失去改善空氣質量的動力和勇氣,。 你測或者不測,,PM2.5就在那里,不增不減,。目前,,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特別是華北地區(qū),,PM2.5占到了整個空氣懸浮顆粒物重量的大半,。因為顆粒物上會附帶有毒物質,當進入人體的顆粒物更多時,,對人體各方面造成的傷害也更多,。研究顯示,2004年至2006年期間,,當北大觀測點的PM2.5日均濃度增加時,,約4公里以外的北大第三醫(yī)院的心血管病急癥患者數量也有所增加。 對于廣大市民而言,,有權利知道所生活的城市空氣質量的真實情況,;對于政府和環(huán)保部門來說,有義務為市民提供更加清潔健康的大氣環(huán)境,。提高空氣評價門檻帶來一時的大范圍超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陶醉在“天下太平”的臆想中固步自封。只有直面顆粒物污染較重的現(xiàn)狀,,我們的節(jié)能減排和綠色生產才能看到不足和差距,,找準目標和方向;只有公布真實詳盡的環(huán)境信息,,才能贏得廣大公眾的理解和支持,,讓更多的人加入低碳生活、環(huán)保出行的行列中來,。 目前,,北京,、上海多個城市和科研機構在做PM2.5的監(jiān)測,許多環(huán)保人士也紛紛踴躍自測PM2.5,,以居民日記的形式上傳數據,。老百姓已經過河,環(huán)保部門別再假裝摸石頭了,。希望公眾對于空氣質量的焦慮能夠堅定環(huán)保部門的決心,,讓這場自下而上的運動早日推動空氣指標體系升級,邁出改善城市環(huán)境的重要一步,。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2]空氣質量數據該看誰的臉色
- [ 11-02]面對民意焦慮,,完善空氣指標應提速
- [ 09-19]PM2.5宜盡快列入空氣質量標準
- [ 03-22]怪味彌漫的空氣為何質量“優(yōu)”
- [ 02-24]沒有人愿意呼吸糟糕的空氣
- [ 05-31]福州每年86天灰霾,空氣質量還能全年優(yōu)良,?
- [ 04-28]福州城區(qū)去年空氣質量優(yōu)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