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綁式幫困助學”堪稱一種羞辱教育
zs-bk.com?2011-10-21 11:17? 徐云鵬?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近日,山東煙臺聽眾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打來電話反映說,,位于煙臺市的山東工商學院規(guī)定,,領(lǐng)取助學金的同學必須完成學校安排的45小時義務勞動任務,接受感恩教育,,否則助學金將不予發(fā)放。(據(jù)2011年10月19日中國之聲《新聞縱橫》) 筆者反復詳查2007年財政部和教育部下發(fā)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yè)學校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中的國家助學金申請條件,,怎么也找不到附加“強制勞動”這一條款。原本是政府幫助貧困生健康成長的助學行為,,學校卻硬是越權(quán)與勞動任務強制掛鉤,,不僅事出無名,事出無理,,而且也背離了“感恩教育”的本意,,構(gòu)成了對貧困學生人格的羞辱。 我們也不難捋清楚,,家庭貧困生助學金屬于政府撥款,,用于幫助學生完成大學學業(yè),而學校卻牲性霸道地強制拿助學金的學生參加校舍保潔勞動,,把本應由學校出資雇傭清潔工完成的校舍衛(wèi)生清掃任務,,強硬地攤派到每個拿助學金的學生身上,使得“幫困”變成了“交換”,。實質(zhì)上,,這是對貧困生的變相懲罰,是一種人格歧視,,完全就是一種羞辱性的教育,。 事實上,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高校貧困生不僅承受著經(jīng)濟壓力,,同時也承受著精神壓力。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多數(shù)貧困生平時不合群,、愛溜邊、不愿意與同學交往,,更不愿意讓同學們知道自己靠助學金生活,。其家庭環(huán)境可能導致他們性格內(nèi)向,甚至自閉,。因此,,學校有義務對領(lǐng)取助學金的同學加以必要保護,這也是對他們?nèi)烁竦钠鸫a尊重與愛護,。 然而,,在山東工商學院那里發(fā)放助學金卻與學校的勞動任務強制捆綁,,堪稱是對受助學生的“游街示眾”,做活體廣告,。這個學校明確規(guī)定,,貧困生拿助學金的要參加勞動,一年45天,,一天一個小時,,45小時。學校每座宿舍樓都是由領(lǐng)取助學金的同學打掃,,只要領(lǐng)取了助學金,,學校就會為其指定參加保潔勞動的部位。 其實,,學校的行事邏輯也很簡單的:“天上不會掉餡餅”,,你想享受一定的權(quán)利,就得承擔相應的義務,。學校為你申請下來國家助學金,,你就得為學校多做一點貢獻。于是,,把拿助學金與參加勞動硬性捆綁在一起,,也就天經(jīng)地義了。結(jié)果,,勞動成了取得助學金的前提條件,。否則,就取消助學金,,你說霸道不,?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2]調(diào)查家長收入是“助學”還是另有“圖謀”,?
- [ 05-26]高?;I資助學應向國外取真經(jīng)
- [ 07-09]“欠貸押證”暴露助學貸款軟肋
- [ 03-21]扒掉“捐資助學”的馬甲
- [ 07-08]畢業(yè)就得還清助學貸款,違規(guī),!
- [ 07-04]教育部是否看清了社會助學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