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父母買房以活得有尊嚴”是種歪理
zs-bk.com?2011-10-20 10:53? 羅豎一?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20多年來,,在西方按揭購房理念的“侵蝕”下,,隨著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快速增長”,隨著房地產開發(fā)商的“百般誘導”,,隨著專家學者的“良苦解讀”,,而伴隨著媒體的“輪番轟炸”,,中國無數民眾渴望買房子、換房子,、住別墅的念頭愈來愈強烈,,尤其是年輕人展望未來,或者直面婚戀問題的時候,,往往會把“房子”,,甚至“別墅”等話語掛在口邊,含在嘴里,,懷在心上,,放進夢里,。 于是乎,在億萬中國民眾心目中,,房子的份量特別重,,甚至比含辛茹苦養(yǎng)育自己的父母還要重,進而有意無意地扭曲,、異化了正常的人倫道德和社會秩序,。 但時至今日,眾多的國人依然以購買到房子為莫大的安慰和榮耀,,更有甚者認為“讓父母買房以活得有尊嚴”,。 據2011年10月19日《北京晨報》消息,自入學北航以來,,“最年輕的博士生” 張炘煬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日前,央視《看見》欄目對他進行專訪,,此后這段視頻在微博上引發(fā)廣泛轉載與評論,。在采訪中,這位16歲的博士生把“成就好的標準”定義為“北京戶口,,買房,找著好工作”,,引發(fā)了網友熱議,。他對父母提出的“全款在北京給他買房”的要求也把他推上了風口浪尖。10月18日晚,,這名16歲的博士生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讓父母買房是因為不想當北漂,希望活得有尊嚴,。 毫無疑問,,張炘煬就是一個信奉“讓父母買房以活得有尊嚴”之理念者。 但是,,筆者認為此理念其實就是種歪理,。 首先,父母把子女養(yǎng)育成人,,大多都已經精疲力竭,,而鮮有積蓄了。如果在買房子的問題上再去“威逼”父母,,以讓他們從牙縫中擠出按揭購房款,,那事實上無異于“慢性毒害”父母。盡管不少的父母主客觀上也竭盡全力地支持兒女購買商品房,,但其實基本都以犧牲父母自己的身心健康為代價,。 換言之,,逼迫父母替兒女買房子,其實就是人為地降低父母的生活質量,,乃至縮短父母的壽命,。 其次,購買到的商品房,,往往不會讓父母去居住,,而只是供兒女自己享受。 如此,,做兒女的于心何忍,?又何來尊嚴? 再者,,人立于天地之間,,是否活得有尊嚴,跟有無自住房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9]夫妻異鄉(xiāng)打拼十余年買房 貸款途中車禍身亡
- [ 10-19]最年輕博士稱讓父母在京買房只因不想當北漂
- [ 10-17]專訪中國最年輕博士: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買房
- [ 09-18]夫妻買房途中遇車禍妻子罹難 為攢積蓄打拼10年
- [ 08-26]住建部官員:限購不放松 并非不讓老百姓買房
- [ 08-24]二三線城市限購在即 六成準購房人推遲買房
- [ 08-23]中科院一80后員工被控貪污138萬 稱為買房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