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前段“共和國脊梁獎”弄得沸沸揚揚,,這個“全國小記者培訓(xùn)活動中心”還會浮在水下出不來,,明年會有“第五屆小記者代表大會”盛裝登場?!叭珖∮浾吲嘤?xùn)活動中心”主任丁廷臣并不避諱其培訓(xùn)是商業(yè)行為,,至于掛靠中愛聯(lián),就為了生意好做,。他信心十足,正組織材料,,試圖向民政部申請注冊,。目前的遭遇,只不過是被掛靠單位的風(fēng)波,,“刮蹭到了”,。風(fēng)波過后,會風(fēng)平浪靜的,。
還別不信,,丁主任沒準(zhǔn)真是“愛拼才會贏”的好手。因為“全國小記者培訓(xùn)活動中心”存在這么多年,,有其生存的肥沃土壤,。和這種“中心”類似,“國字牌”的各種中心都以善玩空手道著稱,造個大公章,,就會翻云弄雨,,注冊地在北京,在接連不斷的“創(chuàng)意”中,,各省都是搖錢樹,。只不過,從學(xué)校的孩子身上“搖錢”更容易更密集些罷了,。
“全國小記者培訓(xùn)活動中心”也玩了個《中國小記者》報(???,是《包鋼日報·校園周刊》改頭換面而來,。其實,,這種改頭換面的把戲,誰不知道,?有的干脆到香港登記注冊一個,,又怎么樣?這不是問題的關(guān)鍵,,關(guān)鍵是這個中心極具模仿能力,,她知道掛靠的魅力,知道官方的威力,,知道“記者”的引力——她的表演太具“中國特色”了,!
因此,包括“共和國脊梁獎”在內(nèi),,和“全國小記者培訓(xùn)活動中心”一樣都是一丘之貉,,打著官辦旗號,不擇手段賺錢圈錢,。它們仿佛是我們似曾相見的大巫的影子,,一枚公章可以通吃許多資源,搖出吃不完用不盡錢財,。模仿是它們的本能,。否則,任何創(chuàng)意都是扯淡,。由此,,不能不深思和反思,造出一枚公章,,怎么就會跟造出一棵搖錢樹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