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臺州市路橋區(qū)城鄉(xiāng)接合處半山腰上的一片墳墓區(qū),,有一片依著墳頭搭建而起的大棚,一些承受不起城市高昂房租的外來務工人員就帶著孩子常年居住在那里,。慢慢地,,連孩子都忘記住在墳墓邊的恐懼。隨著這種“墳墓邊的童年”被報道,,當?shù)卣杆僖缶幼≌卟鸪@些大棚,。(8月15日《新京報)
“墳墓邊的童年”是很悲情。不過,,報道圖片上那些生活在墳墓邊的孩子臉上依然露著笑容,。中國人性的偉大,或許就在于隱忍,。隱忍的最高境界,,就是連孩子生活于恐怖地帶,都能露著強勁的笑容,,來掩蔽他們背后沉重而又苦澀的生活,。然而,現(xiàn)在他們卻不得不告別墳墓,,離開大棚,。原因就是他們的苦難命運正在被無數(shù)公眾投以悲憫的目光,這樣的觀瞻無疑會讓城市管理者覺得很沒面子,。
那些孩子告別墳墓邊的生活,,接下來會往何處去,不得而知,。不居住在墳墓邊,,他們會有更好的安放童年之處嗎?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墳墓邊的童年,已是一桿秤,,測量出他們生活背后的難艱與沉重,。他們賴以生活的墳地,,其實已經(jīng)是他們能夠擁有的最好安樂所了。如果城市管理者不能對他們施以援助,,不能將他們安放到更好的地帶,,那么,他們只會從恐怖地帶走向更加恐怖的地帶,,只會將生活悲情演繹得更加悲情,。
我們成人或許也有被辜負的童年,比如因為貧窮,,因為戰(zhàn)爭,,因為天災。但是,,這世間,,又有多少父母能接受自己孩子的童年是滿腹辛酸和苦澀磨難呢?墳墓邊的童年令人無法安之若素,,那么,,誰又來關心消失在公共視界的孩子那種苦難童年呢?
不必諱言,,當我們?yōu)樽约汉⒆用枥L純真、無憂,、甜美,、夢幻童年的時候,在這片大地上的某個角落,,還有孩子活在壓力,、憂郁、痛苦,、哭泣之中,。“人人生而平等”,,這句話可以尋跡到久遠的司治或政治的源頭,,卻在現(xiàn)實社會經(jīng)常成為一張空頭支票,這其實才是最大的悲哀,。正是成人世界的權利斷裂奪去太多孩子童年快樂,,才讓幼小的心靈充滿沉重,甚至于要將童年安放在墳墓邊,,再甚至于被成人社會驅(qū)趕到我們再也不知道的角落,。
不是嗎,那些告別墳墓邊的童年仍將繼續(xù),,他們的生活可能更加悲情,。他們生活在更多我們看不到的幽暗地帶,,有著更多灰暗的童年人生,他們世界的光線不是平和的,,沒有老師溫和的眼睛,,只有家長苦澀的目光。他們并不知道,,按照聯(lián)合國的《兒童權利公約》,,他們應有休息和閑暇的權利,應該從事與兒童年齡相宜的游戲和娛樂活動,,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和藝術生活,。
突然想到西方萬圣節(jié)夜晚的孩子,他們敲開鄰居家門,,說著“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真的是非常自由,、輕松,、活潑、熱烈,。那些孩子童年敘事,,讓在中國城市里生活的家長極其艷慕。因為現(xiàn)在中國孩子的童年在成人價值指引下,,已經(jīng)布跡著太多利益色彩,,變得很沉重了。但是,,那些白天跟著父母撿拾廢品打工掙錢的孩子,,曾經(jīng)夜晚躺在墳墓旁,后來流落到不知名的暗角,,不用再去怕墳墓傳說的鬼,,他們懂得這世界比鬼更可怕的是有些人,這才是一種更大的悲情,。
忍看墳墓邊的童年,,再不能忍的是被驅(qū)趕到看不見灰暗地帶的童年。那么,,就請城市管理者告訴我們,,那些墳墓邊的孩子,現(xiàn)在到底被安放在哪里,,生活是否無憂無懼,,是否快樂健康。
- 2011-08-15從墓區(qū)孩子的童年看祖國的未來
- 2011-05-16“五杠少年” 官場文化中的“童年消逝”
- 2011-03-10還我被盜的快樂童年
- 2011-03-09誰來歸還孩子們喪失的童年
- 2010-06-01早熟童年與返稚青年都是未老先衰
- 2009-11-05沒有課外活動的孩子今后如何回憶童年
- 2009-06-02讓孩子擁有快樂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