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么炒作,,它也只是一包榨菜呀,。也就是一咸菜,、下飯菜,、調(diào)味菜而已。能有啥驚天價值……”——網(wǎng)友的評論指出了“天價榨菜”的荒謬之處,。的確,,如果靠吃一包榨菜能吃出來身份感和滿足感,那只能說,,這些消費者也太特立獨行了,。
一包榨菜零售價高達2200元,推出這款天價榨菜的企業(yè)是上市公司涪陵榨菜,。消息傳出,,消費者大呼連榨菜都吃不起了。
按照國家統(tǒng)計局給出的數(shù)字,,2010年全國城鎮(zhèn)私營單位就業(yè)人員年平均工資為20759元,,平均下來每月收入在1729元,,也就是說,,這部分職工的月收入,還不夠買一包“特制”的涪陵榨菜,。因此,,盡管懷疑這當中大有炒作的嫌疑,天價榨菜還是刺激到了很多人的神經(jīng),。
天價食品在國內(nèi)屢見不鮮,,天價酒、天價煙隨處可見,,即便價格高昂,,其中不少還是供不應(yīng)求的搶手貨。十幾天前,,媒體還報道了濟南一家超市一包5公斤包裝的小米賣到1180元的新聞,,萊蕪一家公司飼養(yǎng)的豬肉,每公斤也達到300元,。
天價食品得到追捧的原因也引人深思,,總結(jié)下來無非有兩個原因,一是有人在用公款消費這些食品,,不用自己花錢,;二是部分有購買條件的消費者,,認為“一分錢一分貨”,價錢高一些食品安全就能得到保證,。浪費納稅人錢財也好,,盲目追求高端消費也好,這兩種消費形式都是畸形的,。
通過天價食品,,可以管窺到社會與人心,無節(jié)制的公款消費,,在不斷抬升天價食品身價的同時,,也在制造著攀比、虛榮的不良風氣,。人們對食品安全失去信任,,花錢買安全是無奈之舉。在這個大背景下,,天價榨菜的推出,,仿佛一樁行為藝術(shù),對當下的食品消費觀進行了一次辛辣的嘲諷,。
這樁行為藝術(shù)還在繼續(xù)演出著,。據(jù)報道,來自全國各地的600多經(jīng)銷商在經(jīng)過數(shù)輪競標后,,“天價榨菜”的全國經(jīng)銷權(quán)被重慶一家公司以100.777萬元拍得,。只是,這樣的演出該如何收場,?誰會花鮑魚的價格去買一包咸菜,?消費“天價榨菜”的人會不會被追問花費的是否為自己的正常勞動所得?
花幾千萬買車展上的車,,到國外買白菜一樣地搶購奢侈品,,“天價榨菜”的目標消費者可能定位于這一人群,但與那些高檔的奢侈品不同,,“再怎么炒作,,它也只是一包榨菜呀。也就是一咸菜,、下飯菜,、調(diào)味菜而已。能有啥驚天價值……”——網(wǎng)友的評論指出了“天價榨菜”的荒謬之處,。如果靠吃一包榨菜能吃出來身份感和滿足感,,那只能說,這些消費者也太特立獨行了,。
- 2011-06-20送禮只送奢侈品
- 2011-06-17為什么不在國內(nèi)消費奢侈品,?
- 2011-06-14中國應(yīng)大舉“進犯”奢侈品
- 2011-06-01博物館能不能展覽奢侈品,?
- 2011-05-24拍出天價的齊白石畫作不過是件奢侈品
- 2011-03-22“價比海外高”豈止奢侈品
- 2011-03-22要解決的何止奢侈品價格高于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