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河北省省長陳全國前往河北工業(yè)大學調(diào)研,該校網(wǎng)站刊發(fā)了“官方報道”——“時近中午,,陳全國省長來到學生食堂,,與同學們共同排隊打飯,圍坐一起共進午餐,、親切交談:伙食怎么樣,?課程緊張不緊張?”
除了這個平庸的官方版本,,還有一個輕喜劇風格的學生體驗版報道:省長要來了,,食堂打掃得“跟狗舔的似的”,還劃定一塊固定的區(qū)域,,讓安排好的學生坐在里面等著和省長吃飯,不許別人進去,?!拔覀儭边€能免費打飯,菜色出奇的好,,“西紅柿炒雞蛋變成雞蛋炒西紅柿”,。打完飯后,“我們”守著飯不吃等省長,,由于等待時間長,,飯涼了,就扔掉重打一份,。省長快來時,,只見一批新糕點上來了,巨好看的蛋糕但不賣,。此次活動代號“黑貓警長”……該校多名學生對這種做法予以證實,;但學校宣傳部否認故意安排一說(《新京報》5月29日)。
為了應付省長視查,,大學安排一幫“托兒”等著和省長共進午餐,,食堂的伙食突然變得又便宜又好。這種“形式主義”鬧劇,,大家很熟悉,。無獨有偶,前幾天,,媒體曝光了福建部分高校為了應付文明高校評比,,定出“臨時校規(guī)”——“遇到酷似領導的人來問路,,一定要注意禮貌”,甚至路上吃東西,、穿拖鞋走路也被緊急叫停,。這些“臨時校規(guī)”引發(fā)了網(wǎng)友共鳴,紛紛痛說學生時代應付評比的不堪回首的經(jīng)歷,。
高校,、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應付上級視查,,搞形式主義,,怪招迭出。政府三令五申整治批評,,也有幾十年歷史了,,儼然成了貓抓老鼠的游戲。檢索一下中國的第一大報《人民日報》,,自2006年至今的五年當中,,該報提到“形式主義”的報道有1856篇(其中僅個別報道與弄虛作假的“形式主義”無關(guān)),平均計算下來《人民日報》是天天在批評“形式主義”,。結(jié)果,,河北工業(yè)大學的“黑貓警長”行動還是發(fā)生了。
古話說“天下善言佛說盡”,,批評“形式主義”的道理,,第一大報已說得唇焦舌敝。造成形式主義的制度根源,,無非這么幾條——官員急功近利的個人主義,、公眾對政府監(jiān)督渠道不暢、績效評價機制不完善,。這些道理,,不僅公眾熟稔于胸,恐怕就是高校,、機關(guān)里搞形式主義的人,,也是很明白的。
記得1980年代,,我父母所在國企里,,也是三天兩頭接受領導的視察,單位也以形式主義應對:工人背熟幾句話應付領導詢問,,食堂飯菜突然變好了,,車間變干凈了,最讓工人痛苦的是領導一來,廁所里還噴“香水”,,那時還沒有空氣清新劑一說,,到底噴的什么還有待考證,反正“香水”會和阿摩尼亞起化學反應,,不僅辣眼,,而且讓人懷疑自己排泄出來的是花露水什么的。
如今,,父輩那一代的國企和國企做派,,已經(jīng)走進歷史,但這套計劃經(jīng)濟時代的游戲規(guī)則,,卻還在高校,、事業(yè)單位、機關(guān)里頑強運作著,。其實,,整治形式主義的前提,是整治權(quán)力手中掌握的過多的資源,,過去的國企和現(xiàn)在的高校,,都必須仰權(quán)力之鼻息,所以主動,、被動地迎合權(quán)力,。權(quán)力、資源分配的機制不改變,,游戲規(guī)則就不可能變。
- 2011-05-18何以多數(shù)學生愿意配合形式主義,?
- 2011-05-18“臨時校規(guī)”是形式主義給學生服的毒
- 2011-02-24有一種形式主義叫做“馬上就辦”
- 2010-02-27空的不是電話是官僚形式主義
- 2010-01-18愛國教育應避免空泛的形式主義
- 2009-03-18這樣的創(chuàng)衛(wèi)分明就是弄虛作假,、形式主義的代名詞。
- 2009-02-26升旗儀式難脫形式主義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