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公安廳日前就新華社記者在香河撥打110警方求助拒絕出警發(fā)出通報,嚴厲批評香河縣公安局的做法:責成向報警人道歉并向上級公安機關(guān)作出深刻檢查,當班領(lǐng)導(dǎo)寫出深刻檢查,當班民警停職檢查,。
新華社記者是因為香河群眾反映土地違規(guī)流轉(zhuǎn)而前去采訪并遇到跟蹤盯梢等危險后,,向警方報警求助的。記者在電話中亮明了身份,,告訴警方是新華社記者,,在小六王村采訪遇到危險,希望警方保護,。110沒詢問記者遇到什么危險,,反問記者為什么晚上要去村里采訪,并告知記者,,在這里采訪是要通過有關(guān)部門批準的,拒絕出警,。
新華社作為國家通訊社,,在國內(nèi)和國際上都是響當當?shù)男侣剻C構(gòu)。新華社記者采訪居然遇到阻撓和危險,,而警方居然置之不理且拒絕出警,,非常罕見,給公安形象抹黑,,無疑開了個惡例,,影響極壞。河北省公安廳及時作出處理決定,,以挽回影響自然是不可或缺的程序,。但是,綜觀香河警察的表現(xiàn),,感覺得出也有“難言之隱”,,非不為是難為也。否則,,不要說是新華社記者,,就算是級別再低些的記者,香河警方也未必會怠慢,。而且警方應(yīng)該會有敏感性,,能夠揣測得到拒絕出警可能被曝光的后果。就是說,,警方也應(yīng)該明白拒絕出警也是有風險的,,出警與不出警成為警方的兩難選擇。香河警方最后選擇拒絕出警,無疑是在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并綜合權(quán)衡后的最佳選擇?,F(xiàn)在因此遭遇通報批評,當班民警停職檢查,,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有代人受過的因素,,必定有著說不盡的滿腔委屈呢。
這樣說并非無端地猜測和想象,,而是從香河警方的表現(xiàn)中能夠輕易判斷出來的,。接到記者報警求助的第一反應(yīng),香河警方即告訴記者在這里采訪是要通過有關(guān)部門批準的,。這就等于明白無誤地告訴了記者,,香河有關(guān)方面在事先就制定了應(yīng)對記者采訪的預(yù)案,沒有得到批準的采訪在當?shù)鼐蛯儆凇胺欠ā辈稍L,,警方也只能為得到批準的采訪提供幫助,。而新華社記者的采訪顯然沒有得到香河有關(guān)方面的批準,因此警方只能執(zhí)行,,或者說配合當?shù)赜嘘P(guān)方面,,拒絕出警并提供幫助。
從這樣的細節(jié)完全可以看出,,香河警察拒絕出警完全是別無選擇的無奈之舉,。或者說香河警方不是偷懶不出警,,而是因為有顧忌不敢出警,。而能夠作出到香河采訪須經(jīng)批準,并讓警察甘冒失職風險而堅決執(zhí)行,,這樣的決定是由什么單位什么人作出的,,也就不難判斷了。
說香河警察是代人受過,,既有說得通的因素,,也有說不通的地方,因為警察當以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己任,。既然曝了光,,警察的形象受到損害,給個通報批評這樣的隔靴搔癢,,也是別無選擇的,,否則公眾和輿論可能還會就此話題持續(xù)發(fā)酵。但是,,香河警方既然是在執(zhí)行至今尚未曝光的決定,,那么處理警察而不處理作出決定的人,,也是說不通的,而且是治標不治本,,更不是對癥下藥,。可這又顯然不是河北省公安廳的職責了,,那么誰來處理作出決定的人呢,?處理警察算是安撫記者,平息公眾輿論,,但就這個事件而言,,警察絕不該是挨處理和批評的“惟一”,因為警察“演”的是雙簧而非獨角戲,。
文章來源:http://sns.fjsen.com/space.php?uid=696884&do=blog&id=25624
- 2011-05-23英出動直升機和武裝警察 “圍捕”玩具老虎(圖)
- 2011-05-22南非華商攜帶現(xiàn)金遭綁架幸脫險 警察涉嫌參與勒索
- 2011-05-20湖里:男子疑似精神病人 持刀追砍警察被鳴槍制服
- 2011-05-20美女“警察”助陣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展
- 2011-05-20高清:美女“警察”助陣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展
- 2011-05-20買假駕照上路引來一群警察 原來用了在逃犯名字
- 2011-05-19洛杉磯華裔做七年警察牧師:硬漢亮出柔情一面
- 2011-05-194名假警察夜里討債 不想路上遇到真警察而露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