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輿論圍繞“中國首善”陳光標有一些激烈的爭議,。對陳光標先生本人,我素?zé)o了解,,不敢妄評,。不過,對“挺陳派”的一些觀點,,我倒是有話想說,。“挺陳派”有兩種常見的支持意見,,其一是:不要管別人的錢來路如何,,只要他捐了就是好事。某位著名的電影導(dǎo)演甚至說出這樣的話:“就是黑社會,,能把黑錢捐給窮人,,也是干了件好事。”其二是:捐錢的人比不捐錢的人道德更高尚,,多捐的比少捐的道德更高尚,。一些挺陳派常說:你批評陳光標,你捐了嗎,?捐得有陳先生多嗎,?不夠多,你就沒資格批評陳先生,。
“捐錢不問來路”和“多捐比少捐高尚”,,這兩種道德判斷,很顯然都是站不住腳的,。第一條等于是承認:一個搶劫犯只要把搶來的錢捐出來一部分,,也算是干了件好事。如果再加上第二條,,結(jié)論就會是,,這個搶劫犯案子作得越大,錢捐得越多,,他就越發(fā)人格高尚,。推到極致,就會出現(xiàn)如下謬論:一個人只要搶得夠狠,,把大家財產(chǎn)全部奪走,,再返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給大家提供一點免費早餐免費住房什么的,那他就是天下第一大善人了,。
為什么這樣難以自圓其說的道德觀,,會非常流行,以至于被很多“挺陳派”不假思索地接受呢,?我以為,,這要歸咎于當代中國在社會道德上的急于求成。我把它稱之為“道德大躍進”,。一個健康的社會里,,道德觀應(yīng)當是根植于悠久的社會風(fēng)俗和個人良心,有很深的根基和歷史積淀,。中國的情況卻很扭曲,。自近代以來,傳統(tǒng)的道德觀就被丟棄得差不多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歷次所謂“政治運動”,,導(dǎo)致人人自危,誰也不敢多管閑事,,動搖了整個社會公德基礎(chǔ),。于是當時大力號召大家“學(xué)雷鋒”,做“好人好事”。其實雷鋒做過什么“好事”呢,?無非是扶老攜幼,、在公交車上給人讓座等等,這些都是最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是每個人在幼兒園就應(yīng)該學(xué)會的東西(所以很多頭次出國的人都會感嘆:在國外人人都是雷鋒),。雷鋒居然成了全社會道德典范,可見當時公眾平均道德水平淪喪到了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