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5月6日電 (記者 李飛云 通訊員 宋黎勝)一網友將留日學生汪某因學費問題在上海浦東機場用刀將母親刺傷的現場視頻傳到網上,。在視頻中,一名外籍男子第一個上前施救,。不少網友留言感慨:“圍了一圈的中國人,,而上前施救的卻是一名外國人,看來我們日常的救助意識和能力真有欠缺啊,?!睂<曳Q,截至2010年,,中國培訓合格的救護員僅有1000萬名,,不足全國人口的1%。
浙江省急救指揮中心年報顯示,,2010年共出車373374次,,較上一年增加6.54%,危重病人115952人次,,疾病類型分布前三位的是:意外傷害46.69%,;腦血管疾病9.18%;心血管疾病6.16,,這三類疾病占危重病人六成多,。
醫(yī)生介紹,像心臟驟停發(fā)生后,,由于腦血流突然中斷,,10秒鐘左右患者即可出現意識喪失,大部分患者將在4~6分鐘內開始發(fā)生不可逆腦損害,,隨后經數分鐘過渡到生物學死亡,。醫(yī)學界將心臟初停后的10分鐘稱為“白金10分鐘”,如果此間因心臟病,、溺水,、觸電等猝死患者得不到緊急搶救,生命復蘇的機會就非常渺茫,。
據中國紅十字會披露消息,,截至2010年,中國培訓合格的救護員僅有1000萬名,,不足全國人口的1%,, “這就不奇怪為何在上海浦東機場圍觀了一圈的中國人,而上前施救的卻是一名外國人了?!庇嘘P專家感慨地說,。
據悉,在發(fā)達國家,,急救能力的培訓非常普及,。法國的急救培訓普及率為其總人口的40%,而德國更是高達80%,。在美國,,僅接受過心肺復蘇技術培訓的人數就超過7000萬名,相當于全美總人口的1/3,。不少國家還明文規(guī)定,,謀求某些職位時,應聘人員必須持有急救員合格證,。令人遺憾是,,我國公眾普遍缺乏急救能力遠低于很多歐美國家,。
浙江省急救指揮中心常務副主任葉再元教授認為,,從廣義上講,經過急救培訓,、具有一定急救能力的市民群眾是院前急救的組成部分,。因為在搶救的黃金時間里,基本上在現場的“第一目擊者”不是專業(yè)的急救人員,,而是普通群眾,。群眾的急救意識和能力,如心肺復蘇技術的掌握率和掌握程度至關重要,。
葉再元教授說,,實施現場救治不僅需要勇氣和擔當,更需要掌握專業(yè)技能,?!八裕覀儾粌H要提高專業(yè)急救醫(yī)務人員急救水平,,同時希望多部門合作,,有計劃地培訓市民群眾,普及公眾急救知識及能力,?!?/p>
有關專家還建議,政府應該重視急救知識的普及,,將急救知識列入中小學常規(guī)教育課程,,同時依附健康教育機構、醫(yī)學教育和醫(yī)療機構,在社區(qū)中廣泛普及急救知識,,這樣才能使更多的人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識和能力,,讓猝死者、危重病人在急救車到來前能夠得到其他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