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的一個怪現象是,同樣東西,,在歐美國家居然會比在國內買便宜,。其實食品安全也存在這種現象,出口到國外的食品,,安全度要比國內高出一截,,雖然美國、日本等國對來自中國的食品設置的標準,,比國內標準更高,,但中國的農民與企業(yè)還是都達標了。為什么離產地更近的中國消費者卻難以享受到更安全的食品呢,?
看一下雙匯瘦肉精事件就明白了,,央視“3·15”晚會曝光雙匯瘦肉精事件后,大批記者趕赴雙匯總部漯河,,但當地政府卻要求酒店報告記者行蹤,。為什么地方政府變成了出事企業(yè)的保護傘?雙匯董事長萬隆接受采訪時說:“3月份減少各類稅收8500萬元,,給地方財政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雙匯去年500億元的銷售額,,為當地政府帶來的產值,、稅收、就業(yè)等利益非??捎^,。
知名企業(yè)和地方政府之間存在“共同利益”,地方政府為保本地稅收,,往往興起地方保護主義大旗,。這也是我國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屢發(fā)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以地方利益犧牲整體利益的現象,,要想一下子根除也難,,所以單純靠地方政府監(jiān)管并不靠譜,,必須轉變思路,,不妨學習一下美國,、日本政府的“連坐制”。
去山東青島調研時,,發(fā)現當地有不少將水產品出口到美國的企業(yè),,這些企業(yè)都按美國要求,采用極嚴格的HACCP認證,,而且都認真嚴格執(zhí)行,,不存在國內市場盛行的買假證或不按標準執(zhí)行的情況。如果有企業(yè)不按標準要求作假,,怎么辦,?政府部門講“沒人敢”,原因是美國人實行“連坐制”——美國食品監(jiān)管部門FDA會不定期突然派人抽檢,,一旦發(fā)現作假,,則當地被判為不可信任地區(qū),所有企業(yè)都被列入不信任名單,,生產的產品美國人都不要了,。
在如此嚴厲的連坐制度下,沒有企業(yè)敢輕易作假,,也沒有漁戶敢輕易使用違禁藥品,,一方面怕連累別人,更主要的是怕別人作假時連累自己,。平時大家相互監(jiān)督,、交流經驗——不是交流作假的經驗,而是學習怎么做才能達到標準要求,。當地監(jiān)管部門也特別盡心盡力,,因為一旦被檢出作假,則當地整個出口就完了,,損失太慘重,,對政績影響也太大。所以監(jiān)管部門不但平時認真抽檢,,還會對農民進行提高生產質量的培訓,,以達到美國人的要求。
山東菜區(qū)也有不少出口日本的蔬菜生產基地,,筆者了解到,,當年一個農民偷偷使用了劇毒農藥,結果在日本海關被抽檢出來,,導致該公司所有出口日本的蔬菜都被拒,,損失慘重,,當地所有農民的菜都賣不出去了,這戶農民也承受了極大壓力,。有了“連坐制”,,出口企業(yè)與當地政府監(jiān)管部門因迫于巨額損失不敢輕易降低抽檢率。當地生產者平時也互相監(jiān)督,,因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熟人社會相互監(jiān)督效果比單純依靠政府監(jiān)管效果好很多。
每次食品安全出問題,,總有監(jiān)管部門以我國有2億多小農戶,、幾十萬個小作坊、抽檢率太低等借口來搪塞,。但困局并非無解,,我國的城市也完全可以試試美國人、日本人的連坐式監(jiān)管制度,。以上海市為例,,生豬供給完全可以選擇幾十個或上百個生豬供應基地,并提供詳細安全供應標準,,然后委托第三方機構隨時暗檢,,一旦發(fā)現問題豬就取消供應資格。以此倒逼當地監(jiān)管部門真正負起責任,,也使農民們不再搞“一家兩制”式的生產,。如果所有城市都這樣做了,則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就解決了,。
這種連坐式的監(jiān)管雖然“殘忍”,,但針對目前我國食品供應亂局,只能采取陣痛式的監(jiān)督方式,。只有痛了,,才能讓地方政府真正盡力盡責,才能徹底解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