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界一直有人認為,,“捐款管理費比例偏高抑制了富人捐款積極性”,,是否偏高也許見仁見智,,但從曹德旺此次捐贈中可以看出,以往一刀切收取的辦法顯然有悖實際,。試想一下,,如果曹德旺把捐款數(shù)額縮水一半,,即10萬農(nóng)戶每戶1000元,,總額1億元,,與現(xiàn)在給每戶發(fā)放2000元相比,,基金會所承擔的管理成本是否有顯著區(qū)別,?僅僅因為捐款數(shù)額大,,收取的管理費就高出很多,,這一點肯定未盡合理,。在本次捐助中,曹德旺提出只付3%管理費的要求并非毫無根據(jù),,事先他請專業(yè)機構測算過,,覺得善款的3%即600萬元足矣,。這就提醒我們,在公益捐款中,,管理費的提取數(shù)額是否一定要由一紙文件所規(guī)定,,能否改由專業(yè)而獨立的機構測算和決定,?
“苛刻”的曹德旺給中國公益慈善事業(yè)帶來了福音,。只有捐款人苛刻,,對自己作為捐贈人的權利“錙銖必較”,,才會有全程透明的公益模式,,名副其實的公益捐款的問責機制也才會由此建立。從某種程度上講,,如果此次捐贈成為捐贈人和公益扶貧機構都高度認同的一個范例,,極有可能極大觸動現(xiàn)行公益慈善體制,。
“我這里有錢,就看你有沒有本事拿走了?!辈艿峦倪@句話代表了當前一部分想做善事的富人的心聲。制約富人愛心噴涌的因素無非在于,,公益捐款的透明度尚有欠缺,對捐贈者的權利比較輕視,,管理費比例偏高,,公益扶貧機構的公信力不夠。而曹德旺的本次捐贈之所以成功,,就因為它同時補上了這幾塊“短板”。
中國扶貧基金會的負責人表示,,對于曹德旺的這種監(jiān)督和問責,中國扶貧基金會持歡迎態(tài)度。這是毫不奇怪的,,只有經(jīng)得起監(jiān)督和問責的扶貧機構才能有起碼的公信力,,也才會吸納更多的善款,。
- 2011-01-22“2010福建年度人物評選”揭曉 林丹曹德旺等10人當選
- 2010-12-26福清首屆融商大會頒慈善"玉融大獎" 曹德旺列榜首
- 2010-10-27要創(chuàng)業(yè),,先就業(yè)——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暢談青年創(chuàng)業(yè)
- 2010-10-13曹德旺捐1000萬資助貧困鄉(xiāng)村
- 2010-10-1362名閩企富豪身家超10億 曹德旺捐1000萬助閩貧困村
- 2010-10-13曹德旺捐1000萬 資助福建貧困鄉(xiāng)村飲水、修路工程
- 2010-09-30蓋茨巴菲特慈善晚宴未勸捐 曹德旺分享慈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