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衛(wèi)視繼今年1月3日改版后,,又出臺一個新舉措。從3月1日開始,,重慶電視臺衛(wèi)視頻道不再播出商業(yè)廣告,,重慶廣電負責人稱,將堅持“我愛中國紅”的頻道定位,,發(fā)揮引導社會,、教育人民的責任。(3月2日《重慶晚報》)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重慶衛(wèi)視以沒有商業(yè)廣告的“新裝”亮相,猶如一股暖意融融的春風,,沁人心脾,。在廣告收入成為媒體盈利主要渠道的背景下,重慶衛(wèi)視全面禁播商業(yè)廣告,,敢做“吃螃蟹第一人”,,這一創(chuàng)新之舉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公眾熱議重慶衛(wèi)視的此次改版,,不外有兩個原因:一是體現了人們擺脫世俗,、走向崇高的心理企盼。在物欲橫流,、道德滑坡的時下社會,,重慶衛(wèi)視堅持“我愛中國紅”的頻道定位,秉持“國家高度,,重慶特色,大眾需求,,藝術魅力”的理念,,彰顯其作為黨和人民喉舌的主流媒體,敢于摒棄“銅臭”,、勇于獨樹一幟的責任擔當,;二是迎合了公眾詬病媒體商業(yè)廣告過多過濫的治理訴求。多年來,,鋪天蓋地,、見縫插針、毫無節(jié)制的廣告宣傳,讓人們對電視反胃,,虛假低俗的惡廣告更是害人不淺,。電視劇中“廣告之后馬上回來”的植入,大多成了人們久坐之后室外活動的“休息”時間和解決內急的“方便”時間,,用腳投票表示不滿,。重慶衛(wèi)視停播商業(yè)廣告,讓人們耳目一新,、心情向好,。
應該說,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觀眾提供更好的公益電視服務和良好的收視體驗,,是輿論工具和媒體人的神圣職責。重慶電視臺推出“紅色頻道”,,凸出了電視的普惠性和公益性,。而近年來廣播電視中缺乏規(guī)范有序和摻雜使假的廣告宣傳,背離了媒體的宗旨定位,,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公害,。社會輿論對此口誅筆伐不斷,國家廣電總局更是規(guī)定頻頻,,禁煙草,、禁色性、禁虛假,、禁“名人”……虛假廣告危害消費者利益的悲劇,,更是年年成為“3.15”的登臺“主角”。但由于廣告宣傳豐厚利益的誘惑,,沒有哪家電視媒體愿意自絕“財路”,,時松時緊、屢禁不止成為廣告泛濫的治理怪圈,。解讀重慶衛(wèi)視立足打造“主流媒體,、公益頻道”品牌定位,不但為電視公眾提供了視覺“幸?!?,也為包括紙質媒體在內的各類宣傳媒介痛下決心治理廣告亂象樹立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