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體制改革一直是中國教育多年以來的訴求或隱衷。而南科大所要做的,正是一件為中國大學體制改革“摸石頭”的事業(yè),,并試圖以一種新的辦學模式倒逼國內(nèi)教育系統(tǒng)對于教育體制的再思考,。
正如春天的訊息,,這的確是中國大學史上讓人怦然心動的一個時刻。
3月1日,為期兩天的新生報到結束后,南方科技大學首屆教改實驗班的45名新生全部到校,。“這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步”,,南科大校長朱清時這樣表示,。當然,他面對的未來可能并不輕松,。一方面,,就像《廣州日報》報道所說,盡管教育部有關官員已經(jīng)對南科大教改探索表示積極支持,,但南科大依然未獲得教育部的學歷認可。另一方面,,作為南科大描繪的治理結構的核心,,目前南科大理事會人員名單卻尚未最終敲定。至于南科大的師資實力,,似乎也尚有待朱清時四月份去美國 “招兵買馬”后方可一見端倪,。但誰能否認,有一種夢想已經(jīng)照進現(xiàn)實,,而又有誰不為此而充滿良愿與祝福,?
我們看到,就在2月25日,,教育部新聞發(fā)言人續(xù)梅表示,,對于南科大在教改方面的探索,教育部始終持支持態(tài)度,并于去年年底正式下文同意南科大籌建,。續(xù)梅還表示,,希望南科大能夠獲得廣東省更多的支持力度,在教改試驗方面有所推進,。
有一種板結不能太久,,有一種樊籬必須打破。來自教育管理部門的期盼,,亦正是朱清時以及南科大的自許,。這是一個如此明白的昭示,一種那樣明確的改革信心,。眾所周知,,從1999年開始,中國授予31所大學的校長副部級行政級別,。固然,,授予這些行政頭銜的初衷是為了肯定大學的重要所在,但是有人認為這些行政頭銜有傷學術文化,,而由此帶來的大學自主性的缺失也為人所詬病,。正因此,教育體制改革一直是中國教育多年以來的訴求或隱衷,。而南科大所要做的,,正是一件為中國大學體制改革“摸石頭”的事業(yè),并試圖以一種新的辦學模式倒逼國內(nèi)教育系統(tǒng)對于教育體制的再思考,。
當教改本身已是一種既定方向以及發(fā)展共識,,那么南科大這樣一所“完全不同的高校”,,顯然不只在于“破”,,更著眼于“立”,也更是對教育體制活力的一種賦予,。因此,,當朱清時發(fā)表公開信,直言現(xiàn)行教育制度的弊端,,引教改為使命,,認為改革不能一味靠等批復,宣示要做教育改革先行者,,并表示“中國的教育體制太沉悶,,缺乏活力,需要有人沖破它,,南科大愿意學當年小崗村,,走出一小步,,改革一大步”之時,事實上已經(jīng)將一個彌足珍貴的機會,,擺在了中國大學教育改革的眼前,。好在,南科大同樣就像當年的小崗村那樣,,它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體制的諒解與寬容,。
在這個春天,當45名新生進入到南科大,,我們都應當清晰地了解:中國大學之中出現(xiàn)了一個南科大,,中國的學子們擁有一個南科大,是一件多么讓人慶幸的事情,。而剩下的,,則是我們在寄希望教育體制以及各界力量能夠給南科大更好發(fā)展環(huán)境的同時,也寄希望于南科大本身,,能夠堅守他們關于教改的愿望,,從而不負重望,重構中國大學之精神,。
(作者為資深評論人士)